他居然在宫门口看到了第一个走出了大殿的九皇子。
他正站在门口,一脸朝气,精神满满。
他守在那里,像是在等什么人。
金昌没再多想,上前给他行礼。
九皇子看到他,露出灿烂的笑容,平易近人地和他打着招呼。
既然见到了,金昌想着还是应该和他汇报一下赈灾筹银之事,毕竟,他也是陛下钦点的负责人。
可他才开了个头,后面有一位大臣靠近了宫门口,九皇子从他面前走过,用刚才面对他的笑容迎上了前者。
金昌回头望去,九皇子挡住了那人的身影,他无法看到那人的脸。
不过,他隐约可以听见九皇子说话。
听了两句,他辨别出,九皇子是要邀请那人去吃酒。
金昌摇着头叹了声气,看九皇子没空理他,他也就不打扰他了,动身前往了户部,督促户部诸人认真查找,看看哪里还有可收可挪的银两。
他在户部忙了一日,又亲去库房清点了一次这几日筹备的银两。
看着那少得可怜的银子,金昌太阳穴一抽一抽的。
这样下去,户部何时才能筹措到这批赈灾银。
金昌想起自己先前的那些‘过错’,心中愁苦,这次他若是筹不到银子,丢的估计就不止头上那顶官帽了。
如此,与其等着陛下降罪,他还不如今晚回去找根绳子吊死算了,这样兴许还能让全家老小留下性命。
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想起那位接了差事后只来过一次的九皇子,更不用说寄希望于他。
他从库房出来,吩咐身边跟着的人,叫上各部之人议事,想让他们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想出点办法渡过眼前这一关隘。
话刚说完,有下属匆匆找来,见到他,激动不已,连规矩礼仪都忘了,隔着两道门,就冲着他道:“尚书大人,有了,有了,有了!”
他连喊三遍有了,声音愈发高亢。
金昌听得莫名其妙,“什么有了?”
那人走得近了些,喘着粗气回道:“银子!”
金昌困惑,“银子?”
“正是,银子!九皇子,九皇子他!差人送银子过来了!”
这次金昌终于听明白了,困惑却变成了错愕,“九皇子,送银子?”
下属连点了几次头。
金昌顺着他的话想,以为这银子是九皇子自己捐献的。
他的错愕退去,“九皇子送了多少银子?”
九皇子虽然是皇子,但是他没有实职,不领俸禄,他的食邑也不算多,就算捐献,能有个几千两银子就已经了不起了。
金昌对于此事,没有太过重视。
“八十三万七千六百五十三两。”
金昌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点到一半,猝然怔住。
“……多少?”
下属气已喘匀,嘴角慢慢咧开,将那一长串的数字重复了一遍,“八十三万七千六百五十三两。”
金昌眼睛瞪大,“八十三万……银子?”
“是的。”还不止这些,“还有,五千四百二十一两黄金,十万一千一百四十两银票,五千六百一十二贯铜钱,以及三千旦粮食,不少珠宝。”
金昌双脚稳不住了,“在哪?”
九皇子派人送来的箱子,摆满了户部整整一个院子。
箱子里装的东西五花八门,几种样式的官府银锭、大小不一的碎银、好几个钱庄的银票,金锭、金叶子、碎金子,铜钱,除了这些,还有好几箱珠宝首饰、精致摆件、古董字画等等。
虽然这些箱子里装得五花八门,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贵重。
金昌看得有些傻眼,“这些都是九皇子差人送来的?”
接收这批东西的户部侍郎回答:“没错,还有几千石粮食,九皇子认为太占地方,让我们户部先腾库房,随后再找人自己按照他给的地方去搬。”
金昌眼睛还在满院的箱子上逡巡,“这些是?”
这么多贵重物品,绝对不会是九皇子自己捐献的。要不然,明日御史台的那群人参得估计就不是晋王,而是他了。
户部侍郎反应快,马上明白了他想问什么,“这些都是京都官员、皇室宗亲,钱庄商行捐献给那些受灾的百姓的。”
直至这日,金昌才知,这几日,九皇子并没有游手好闲,而是一直在尽心竭力为筹措赈灾银粮一事努力。
那日他拿着名单从户部离开后,就去了京都最大的酒楼天外来客,分批宴请了名单上的那些人。
他请客的方式有些特别,因为时间紧迫,他一个时辰请一批客人。
他点得最好的席面,最好卖的酒,最后让来赴宴的人结账。
一圈请完,他也不休息,又按着之前的顺序,将名单上的客人按批重新请了一遍,如此反复,晚上他也不休息,直到该去上朝的时辰,他才从天外来客离开。
下了朝之后,他又火速赶往天外来客,按照中断的顺序,继续宴客。
最开始,有人不想放血,找了借口推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