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前日里,他得知宋倾画来找过贺叶蓁后,有问起过。
不过,当时贺叶蓁没让人在身边,是和宋倾画两个人单独谈得。她们谈了什么,贺叶蓁的贴身丫鬟棠心都不知道。
事后,贺峻有问过贺叶蓁,她的回答是,宋倾画就是来看她笑话的,并且坚持当日在寒华寺害她之人就是宋倾画。她说的那些,听着更像是负气之语。
一提起寒华寺的事,她情绪就不太好,最近她的继母回了娘家,也没人可以安抚她,贺峻心疼她的同时也怕麻烦,就没在追问了。
事后,他将她说的这些都告知了安国公。没料到,今日安国公又会再次问起此事,他赶忙将还记得的事情又同安国公讲了一遍。
倒是旁边的贺霖,听安国公这么一问,联想到了丞相府。
“父亲是怀疑,大理寺突然找到凶手和王相有关?”
大理寺新任大理寺少卿高柯是从大理寺正直接升任,说是由陛下亲自擢拔,但是他最近偶然有一次听到有同僚评价这个高柯,是个很会做官的人。
什么样的官,会被朝廷命官评价为会做官的人。
他在官场多年,他认为,只有一种人,能够得到这种评价。
即会审时度势之人。
这个时候,天子偏爱,容易让他们成为孤臣。高柯不是裴参,他要想在大理寺干出一番名堂来,若做孤臣,会很艰难。
那么,他最终偏向的还是他的原主,秦王?
安国公目光转向他,没有回答。
不说话,即是默认。
贺峻惊诧,“相府,这……”
怎么会是相府?
话说一半,脑子转过了弯。
这个事情,相府被牵扯了进去,这事若是他们做的,表面看似愚蠢,实际也有可能就是要利用常人认知,反其道而行之。总之,这个事情他们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现在,他们推这个案子一把,则可以将自己洗出去,同时,也可以将祸引至工部。
总归,这葛泰是工部之人。
工部就算不负主要责任,也逃不脱牵累。
此计,算得上一石二鸟。
但是,就算如此,这事对他们安国公府来说,还是个好事啊。
“就算此事和相府有关,对我们也没有坏处啊?”
反倒是这个案子若是一直结不了,外界说什么的都有,对贺叶蓁、对他们安国府,才是灾难。
贺霖知道他的意思,问题在于,这个事情真的是相府推动,它就有可能不是真相。不是真相,万一又被牵扯出其他的呢。那样,这个案子还是结不了,并且可能多生变故。
他将目光投向安国公,想听听他的看法。
安国公依旧没有言语,满是褶皱的手摩挲着椅子扶手,自己想自己的。
他的沉默,是没有否认,但也不是承认。
除了相府外,他还想到了一种可能。
现在最想结这个案子的其实应该不是丞相王石和秦王,而是工部尚书罗珉和燕王。
只有找到安丰被杀的真相,工部现在的麻烦,才有可能平息。
如此一来,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
为了整个工部,造出这个真象,也很合理。
这个结果,无论是谁所为,看似对他们都没有影响。
实则,这也算不上是好处。
因为,事情发生时,有些结果就改变不了了。
另外,他也有贺霖一样的担忧。
若是再出意外,事情会不会更糟。
他总觉得,对于那日的事,贺叶蓁并没有说实话。
她不说实话不要紧,怕就怕,她隐瞒了很重要的事情。
戌时刚过,有人往安国公府送了一封信。
安国公看完信后,将信放置在了烛火之上。
火苗蹿起的那刻,他又改了主意,将火给灭了。
亥时,他从鲜有人走的角门乘坐小轿出门。
彼时,他们走的小道周围,看不到烛火,一片宁静。
一炷香后,小轿停在了一处湖边上。他从轿里下来,看到了前方不远处的人影。
由人扶着过去后,那人才转过身来。
旁边昏暗的灯笼照出了他的脸,正是秦王。
安国公给他行礼,秦王连忙扶起了他。
秦王没有和他客套,直接和他道明了来意。
现在晋王不在户部,他希望他能尽快处理一下,长隆银号被抄走的那些东西。
安国公听他说起这事,不确定他是不是受了今日北漠太子之事的影响。
他顺着他的话问了他,外界传言晋王病危一事的真假。
秦王没有瞒他,告诉他自己这两日都去了含章殿,这事是真的。
安国公得他肯定,还是有些讶然。
讶然过后,他委婉反问秦王。
既然户部现在得了机会,他为何不自己去办这件事情。
户部可是他的地方,他要办事,不比其他人简单得多。
秦王叹息,他也想。
无奈,金昌前段时日被吓得不轻,这段时日一直在想方设法躲他。
户部侍郎,去办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