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同这名字,侯夫人听着有点陌生,一时没联系到人。
还是韦氏猜测了一句,‘也是因为这件事,贺舒窈后来一直都很照顾贺朝母子’,她才弄清楚,他是贺朝的父亲。
当时那件事情,只有贺家几个自己人知道,贺舒窈也没有谈婚论嫁,她和那个书生也就是私下里见过几次而已,远没有贺叶蓁今日这事闹得严重。
安国公对自己最宠爱的女儿,那时都是作出了这样的处理。
如今处于两国和谈的重要事情,贺叶蓁作为陛下亲定的和亲公主,闹出这么大的丑事来,在韦氏看来,安国公定然更加愤怒。
韦氏之前说自己是担心贺叶蓁才特意过来的,也是有那么几分真情实感在里面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凑热闹和敷衍之语。
同时,她也担心自己家的那一大家子。
贺叶蓁这事,闹这么大,若是到了陛下耳朵里,陛下可会怪罪。陛下若是怪罪贺家,会不会连累到所有人,若是她这个事情弄得这亲和不成了,贺家的罪是不是就更大,届时……届时她不太敢想了。
所以,今日她还真得是为关心贺叶蓁而来的。
侯夫人想起自己见过的贺舒窈,实在无法将她同那种要与人私奔的任性之人联系起来,觉得这个说法似乎不是那么可信。
她也担心起贺叶蓁,见韦氏停下,主动问起了后续,“那……后来呢?”
这事总不能就这样过去了。
韦氏一听,表情有点异样。
侯夫人还没分清楚那异样是什么情绪,前者上半身向她的方向前倾了一些。
这是一种想和人分享秘密,又有点谨慎的姿势。
屋里明明就她们两个人,韦氏还伸手掩了一半嘴才道:“后来,那书生死了。”
侯夫人微愣,愣过之后,冒出一种诡异的猜测,“……是……”
称呼到了嘴边,她没敢说出来。
韦氏听出了她的猜测,轻摇了一下头,用更小的声音告诉她,“不是父亲,是小妹自己。”
她嫁到贺家的时间早,那时贺舒窈才十来岁,是当时的兄弟姐妹中年纪最小的,她便同自己夫君一样叫她小妹,觉得这个称呼显得亲切。就算贺舒窈看上去不是很喜欢,她也还是这样唤她。
侯夫人嫁到贺府时,贺舒窈早已嫁人,年纪也比她大出很多,她就都是礼貌地跟随孩子的叫法,称贺舒窈小姑。
侯夫人愕然,小姑子她自己!
韦氏一看她这个表情,就知道她是震惊到了,就和当初听到这事的自己一样。
这让她多了一份不知名的自豪感,也没有刚才那么谨慎了,详细和对方说了后续。
贺舒窈和贺同回来的当日,安国公就去看了贺舒窈,看到她没伤没病,松了口气。可看到她清瘦憔悴了不少,还是很是心疼。
当日,他就没生这个女儿的气了,好声好气地和她讲起了道理。
她是世家名门的大小姐,知书达理,有才有貌,是他贺孟学唯一的嫡女,以后的良人,自然是要与她门当户对的。那种穷小子,配不上她。
他说的这个配不上,也不是单指家世。
还有品行。
比起家世,安国公觉得那个书生的品行更配不上他的女儿。
那个书生,就是在骗她。
他早就看出贺舒窈不是一般人家中的姑娘,他想骗她的钱财,更想借着她,在科考时,得到便利,一步登天。
实际上,这人在老家早已定亲了。
与他定亲那人,家里还就住在京郊。
那个女子也知道他和贺舒窈的事,然而,在听说了贺舒窈的身份能帮那书生平步青云之后,她并没有制止书生的无耻行为,还帮书生出主意。
两人就是以为她好骗,一起打着算盘欺骗她。
安国公知道她脾气倔,他这么说,她定然是不信的。
等到第二晚,看她身体已经恢复,他便亲自带着她,去了郊外那个女人的家中。
那个书生也在那里。
见事情败露,对方找上门来,且人多势众,那两人很害怕,跪求她的原谅。
那个女子亲口承认了他们的阴谋,从最开始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有预谋的。
贺舒窈发现自己被骗很是生气,一怒之下,当场杀了那个书生。
十几岁的小姑娘,亲手杀了自己曾经心仪过的人。
这……
连杀鸡都不敢看的侯夫人听的瞳孔一缩,后颈发凉。
在侯夫人的印象中,贺舒窈虽然给人一种疏离感,可是也一直都是温婉的。
那样的温婉的人,竟然还做过这种事!
这再次颠覆了她对贺家的认知。
韦氏熟知她的心理,毕竟她也是这么过来的,顺便还和她讨论了两句贺舒窈。
可侯夫人这人教养好,即使心中错愕,还是没有想要背后说人,她只是听着,并没有跟着一起讨论。
韦氏说了两句,看她不接话,自己意识到尴尬,就又继续说之前的事情。
那两人消失后,安国公不再生贺舒窈的气,她依旧是贺家人人尊敬的大小姐,府上亦没有人敢讨论此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