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漠使臣认为郭子林这种态度是对他们太子的蔑视,有些不满。司空曙本人倒是没有在意,顺着台阶就下了。
很快,现在的气氛重新融洽起来。
梁王在一旁看着秦王和司空曙相互恭维,想着他皇兄让郭子林来的意图,在心里微摇了一下头。
郭子林毫无情绪变化,挪开视线,看向周围。
一圈没看完,见到了茶楼回廊上的沈归舟。
尽管她没露脸,他还是一眼认出她。
沈归舟正好也看着他,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将目光收了回去。
天气有些热,今日大家穿的不是礼服就是官服,在太阳底下站久了,都有些受不住。
因此,没过多久,经过礼部侍郎的提醒,双方人员就从城门口离开。
郭子林没有跟去驿馆,看着使臣队伍离去,他目光变得有些沉。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他让人牵过马,和同样还没走的梁王告辞后,翻身上马从另一条街道离开了。
郭子林走后,梁王又下意识地朝茶楼那边看了一眼。
回廊上的人比他之前看到的还要多,那袭红衣不知何时不见了。
也不知是人已经走了,还是被人流挤到了后面。
看到司空曙后,康夫人和茗清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兴奋劲也慢慢淡下来。
回廊上的人越来多,旁边实在太挤,挤的都让人怀疑这木制的回廊会不会有坍塌的危险。
康夫人回头,一看周围盛况,再看护着她的沈归舟有点过意不去了。
见北漠使臣前往驿馆,她问了沈归舟的意见后,三人从人群中钻了出来。
走到人少的地方,瞬觉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再回头一看,那叫一个人山人海。
康夫人和茗清都在心中庆幸,今日若是没有沈归舟,她们怕是得被挤扁。
茶楼门口人也多,她们在里面挑了个位置坐了一会,见城门口的兵丁和街上的官差都撤了,门口看热闹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才起身离开。
康夫人坚持付茶钱,这次沈归舟没跟她抢。
为了感谢沈归舟,康夫人还邀请沈归舟去她家吃饭。
沈归舟本来没这个打算,将她们主仆俩送回家后,康夫人一再挽留,她推辞不过,还是留了下来。
就在她们离开半个时辰后,有户部官员在京兆府的官差陪同下来到茶楼,宣布朝廷最新律例。
从即日起,京都所有商铺、档口以及个人,均不得拒收、损毁、户部银票,违反此令者,处罚银倍蓰,交与京兆府论罪;凡使用、接收户部银票者,不得私降银价,违此令者,罪同上令;营商者,所卖货物需得按照户部相关律例定价,不得胡乱增涨,扰乱民生……
金昌从会同善堂出来后,立即回了户部,分别组建了专门负责钱庄和商行的部门,来落实这些事情。
由工部管控的一些地方,物品价格调控一事,晋王特意让晋王府的人同户部侍郎一起去了工部,请工部协助配合行事。
两个时辰内,这些律令传达到了京都的所有角落。
除此之外,税收一事,亦有调整。
商户税收,户部根据他们的收入情况,做了相应级别的增加。
从会同善堂出来后,陈穆愉也去了户部,直接叫停了户部前日通过的增刻银票一事,让人废掉了这两日新刻印出来的银票。
其次,他让户部立刻通告朝廷各处,除必要款项外,其余不急需的银两批项,让他们自行挪后。尤其是工部和礼部这种银钱耗用多的地方,银钱申报,一概从严。
陈穆愉雷厉风行,一日之类就将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并督令户部立即执行。
日落时分,他从户部离开,告知金昌,长隆银号一事,他明日过来清查账册,让他将相关的物什全部准备好。
金昌的心提了一天,脑子也有点跟不上了,看着他的背影消失,才敢稍微用力喘气。
想着陈穆愉今日决定和吩咐的事情,他瘫坐在椅子上,双目无神。愈发后悔,没有早几年辞官回乡。
颓唐了一会,他准备唤人去执行,脑子一下清醒起来。
这事,本就涉及人数不少,一个燕王一个秦王,让他头发都快愁没了。陛下派晋王来,就是知道他难做。这样的话,他何必多想,晋王吩咐什么,他照做什么就是,至少燕王那边他不需要为难,担惊受怕。
就是这秦王,他看过从长隆银号搜出来的那些账册和文档,从明面上没有看出不利于秦王的事。
可是,在户部干了多年,他多了一种辨别真伪的直觉。
长隆银号的家底已经充分说明了它的背后有大秘密。
联想秦王在此事前后的反应,他直觉,他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不仅如此,前者还极有可能利用了他的手或者户部其他人的手做过一些‘大事’。
这些日子,他本就头大,又加上这种直觉,他是夜不能寐。昨日天楚帝又让晋王接手了户部,提着心等一下午没看到正主后,他心中焦虑更重,昨晚一晚上都没睡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