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贩子

作品:明月照冰雪|作者:暮萋萋|分类:古言|更新:2023-06-29 00:13:14|字数:8106字

四海来财的事情平息后,后续的事情都交给了谷诵处理,见识过谷诵的能力,沈归舟便没再怎么关心过这后续。

她知道陈穆愉让谷诵接手这件事,必定是有什么打算。

前几日雪夕回禀说,九皇子继陈霄之后,亲自去了户部讨债,她预感陈穆愉那边应该是快收网了。

现在看来,她的预感没有错。

这谷诵当真是个经商的天才。

她突然想起上次和陈穆愉说的换人一事,这件事看来可以提上日程了。

最近物价上涨的事情,沈星蕴之前就有听说。

幸好,交币他是没有的。

听了这些消息,他有些纠结,摸着茶杯思考,“姐,你说,我要不要也去把银票给换成银子?”

沈归舟目光落到他身上,“你有很多银票?”

“也不是。”

很多。

回答到一半,沈星蕴猛然清醒过来,转头对上沈归舟审视的目光,讪笑道:“都是以前的,以前的。”

他极力证明,现在的他穷得身无分文。

对于他这前言不搭后语,嘴在前面跑,脑子在后面追的事,沈归舟也是见怪不怪了。

她也没想真的和他追究这其中的真假,敛下睫毛,“户部银票印发二十余年,若是真的突然作废了,不做补偿,必会引起大乱,无异于发动一场战争。”

沈归舟对于这些事,并不是很懂。

但是她以前认识一个很能赚银子的人,李离之。

从小到大,只要有他在她身边,她从没担心过银子。

偶尔,他会和她说说生财之道,也会和她谈一谈,银钱的复杂和这其中暗含的联系、道理等。耳濡目染,她也就记住了一些。

李离之还和她说过一句话,战争,打的就是银子,这也是它的起因,国库没有银钱,远比战争更可怕。

因此充盈国库,稳定财政,也是一国安定繁荣所必要的条件。

之前谷诵也和她简单解释过交币这事,她肯定无论是谷诵还是陈穆愉都没有想要弄垮天楚财政这种不利己的事情。

既然没有这个想法,这银票的浮动,迟早是会稳定下来的。

沈星蕴本来被大家说得有些动摇,想着要不要找个机会偷溜回去把那些银票拿出来换了,听她这么一说,他又安心地坐了下来。

虽然,好像,他也没怎么听懂,但是不影响。

因着交币和银票引发的混乱,这日茶楼里很是热闹,说书先生没说那些老地掉牙的话本子故事,也没说江湖的恩怨情仇,而是一直紧跟实事。

想要知道点什么,根本就不需要打听,坐在这茶馆之中,点上一壶清茶喝上两杯,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沈星蕴没有喝茶的定性,但看沈归舟没有挪动的意思,他也耐着性子自愿陪着她坐着。

临近午时,朝堂上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新任监察御史康松当朝弹劾大学士辛贤集,罗列了他十大罪证,桩桩件件,震惊朝野。

这次弹劾,重新掀开了当年的文君宁和临桐诗派一案。

天楚帝已经将此事交由御史台处理,命他们尽快查证。

当朝规矩,官员若遇御史弹劾,被弹劾之人必须呈报书面罪己书,做出解释。

不管这弹劾的罪证是否属实,辛贤集的解释还是御史台的查证都是需要时间的。

当下,无关人士更多的是猜测。

大学士辛贤集十八岁考中进士,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乃当世名儒。他曾在多地任职,做官清正廉明,历来振举书院建设,如今江南有名的千鹿书院就是他当年在当地任职时,特批银钱重新修缮的。若不是他,那千鹿书院如今怕是只剩废墟一片。后来,他还多次在那里讲学,引天下学子推崇。

乍听他被弹劾的十大罪证,宛如平地炸开惊雷,众人都是震惊不已。

震惊过后,有人唏嘘、有人不信,有人谩骂,茶楼里一下子变得比之前还要热闹,交币和银票会不会作废一事,都暂时被他们抛到了脑后。

那些读书人,以及崇尚读书人的人,最为激动。

沈归舟坐在角落里,惬意地喝着茶,听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也不嫌吵。

康松弹劾辛贤集一事,震惊的不仅是读书人,还有满朝文武。

早朝时,此事一出,朝堂上的氛围立即不对了,大家更是感受到高台之上的气压低得吓人。

天楚帝忍着暴怒让御史台严查此事时,其他人都看出,他心情已经差到极点。

有几个本来有事要奏的人,衡量之下,改了主意。

不安了一夜、打定主意要在早朝奏禀交币扰乱坊事一事的金昌,见此状况,也迟疑了起来。

观望了一会,他和秦王对视了一眼,也改了主意,准备迟一日再说。

他想,局面已经如此,迟一日,想来也不会变得更糟糕。

但今日,他若顶风上奏,怕是承受不起那雷霆之怒。

九皇子站得离龙椅近,更能感受到帝王的情绪。

他和金昌难得地有了同感,交币一事,觉得他晚一日说,其实也没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月照冰雪》,方便以后阅读明月照冰雪第723章 贩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月照冰雪第723章 贩子并对明月照冰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