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禅位,最无解的阳谋(求订阅)
时间很快走到了洪武十年,太子妃常玉燕和太子嫔刘清瑶先后临盆成功,果然如之前的太医院所预测,两个竟然都是皇孙。
朱元璋也如原来的时空一样,开怀大笑之后,也给自己的两个孙子取名为朱允熥和朱允炆,而历史上如出一辙。
唯一的区别是这一次老二是朱允熥,老三才是朱允炆。
“标儿,允熥是咱的嫡次孙,将来大位肯定与他无缘,但咱一定会补偿他。”朱元璋有些激动地说道,“将来等他开蒙学习了,咱就把吴王这个称号给他!”
朱雄英是皇太孙,而朱允熥是吴王,这也意味着朱标这两个嫡子自然是大明三代里最为尊贵。
“至于允炆的话,亲王之位肯定有,看在他是庶长孙的份上,给他一个淮王!”老朱不愧是一个深谋远虑之人,都已经考虑到了这一步。
不过这还不算玩,他从抽屉里掏出了正在撰写的《皇明祖训》,继续道:“标儿,以后你这一系以后子子孙孙的名咱都想好了,你看看……”
果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共有二十世。
只是原时空,朱标的后代到了“文”这一辈就断绝了。
“这是老二的,还有老三,老四,老五,咱目前就想了你们五人,其余的咱还在想。”朱元璋喃喃而道。
老农民出身的老朱,是最关心家族传承的,想必为此消耗了不少精力。
“父皇放心,咱们老朱家不仅在大明,以后还会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朱标笑呵呵地说道。
朱元璋的本意是希望自己的子孙们都能留在大明境内,过着安稳富贵的日子。
但他熟读史书,也明白历朝历代的宗室弟子身份特殊,一旦天下大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这个身份就极有可能成为追命符。
朱元璋也知道海外的世界并非蛮荒之地,而鸡蛋也不能放一个笼子里。
“标儿,占城此地,伱准备让哪个弟弟前去?”他知道朱标的想法,像这种富裕之地,而非如台湾岛或虾夷岛这样未曾开垦的蛮荒之地,是不可能留给那些勋贵的,而是会留给大明的亲王。
老朱对于朱标的想法是赞同的,但并不赞成所有皇子皇孙都前往海外,总得在本国境内留一些吧。
“七弟齐王!”对着自家父皇,朱标是第一次透露自己的人选。
“老七?”
朱元璋露出意外之色,随即恍然:“老七的确顽劣了一些。”
“何止是顽劣,父皇儿臣就怕将来某一天忍不住废了他的王爵。”朱标坦诚地说道。
“呃……”朱元璋顿了顿,“所以你想让老七去海外。”
朱标缓缓而道:“他觉得自己是皇子可以为所欲为,可到了海外之后,这占城国也就是将来的齐国是他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他要明白再胡闹下去,自家的天下就会丢掉,也许会学好一点。”
大明的那些皇子留在境内,处处受限制,又没权力,更没机会染指那个大位,那不胡闹干嘛?
朱元璋点点头道:“行吧,咱也看看效果吧。这老七将来成为一国之主后,能不能有所担当。”
他其实也意识到了一点,人活着必须要有点目标。
自己的那些儿子一出生就是亲王,已经到了富贵的极致,人生早已经没了动力,又哪会给修身养性,只会吃喝玩乐,不惹事已经谢天谢地了。
“对了,那老七未过门的媳妇是江阴侯吴良之女,吴良又是靖海侯吴祯的兄长,而吴祯如今又把持着占城国的军政大权。”朱标补充了一句。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道:“标儿,你考虑的很周全。”
让皇子分封海外,肯定需要勋贵来辅助。
顿了顿,朱元璋又问道,“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快了,道衍大师那边已经在准备了。”朱标也是意味深长地说道。
“很好,咱就等着好消息!”朱元璋点点头。
……
一月之后,从占城国传来消息,占城如今的国主,也是制蓬峨之子制麻奴?难由于身体不好的原因悄然病逝,其王位由其幼子接任。
但由于占城新王尚且年幼,朝政由宗主国大明指派的一位名叫王芒的官员主持。
因为之前的占城国王在复国之后,清理了一堆前朝重臣,导致如今占城的军政大权全部由大明派遣过来的官员掌握着,所以大伙儿都没提出异议,这次权柄的交接非常顺利。
那王芒还信誓旦旦地表示,等道新王成年后,他自然会还政。
如今占城只有一些比较小的官职有本地人担任,可这些小国之民那见过这等阴谋,都天真的信以为真,而大明来的那些官吏则是会心一笑,这一幕他们可太懂了。
下一步就是禅位了吧。
不过这个王芒也只是一个傀儡,真正掌握占城军国大权的事靖海侯吴祯。
王芒,王莽?
这真是他的真名吗?大明来的这些老狐狸不禁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