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盛世已至,未雨绸缪(求订阅)
这就是朱标手段的高明之处了。
他之前巧施手段,便让亲军都尉府的毛骧派人去查廖永忠的黑料,还故意透露了口风给对方,使这家伙惶惶不可终日,满以为整个家族的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廖永忠跟了老朱这么多年,也是深知此人的性格,自从小明王被自己弄死后,他这几年可是一直提心吊胆过来的。
朱标这一手,简直让他陷入了深深地绝望。
亲军都尉府和毛骧是干嘛的?朝廷上下的一些官员都是心知肚明。
那就是专门干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屈打成招,没有证据也能制造证据。
在廖永忠准备听天由命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发下圣旨,将其外封到了虾夷岛,完全是意外之喜,甚至有一种劫后余生的错觉。
至于发配去哪里,廖永忠倒是没怎么在乎,比起能保住小命,这实在算不了什么。
当他手拿着老朱的圣旨缓缓出神时,长子廖权却是一脸愤愤之色。
“父亲,您的功劳本来就能封公爵的,还不是因为小明王的事情被那位所嫉恨!”
“慎言!”廖永忠瞪了儿子一眼,继续说道,“当年你爹我也有疏忽大意的地方,被奸诈小人所蒙蔽,以致于做出了错觉的判断。”
“父亲,你是被陷害的!”
“但我的确是责任最大之人!”
廖永忠说着脸上也完全是懊悔之色。
因为自己的鲁莽之举,使圣上的名声受到了玷污。
想象一下,让韩林儿自愿禅位,完全可以让朱元璋的帝位来得更加名正言顺,天下人都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如果韩林儿不愿意禅位呢?
这种可能性绝对不存在,因为他就是一个孤家寡人,周围上上下下都是朱元璋的人,根本就由不得他。
可韩林儿意外身亡后,朱元璋的帝位便不是从前宋继承而来,在原来近乎完美的传奇人生里,留下了瑕疵。
天下人会怎么看?
一定会认为朱元璋是忌讳韩林儿的身份,便故意设计布下陷阱使其溺死于江中。
廖永忠是执行者,即使他是被人给蒙蔽了,依然是罪归祸首。
“儿子,你可要知道当今主上是从一介布衣走到了天下至尊的位置,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甚至连汉高祖的出生也远远不如啊。”
“这等人物,眼里是揉不得任何沙子的。”
“想动手杀的人,一定会找机会。”
“这一次,多半是因为他连续有了两个宝贝孙子,才不想大开杀戒,想给后代积点德罢了。”
“我可是太了解这位的性格了。”
廖权恍惚之后,心有余悸地说道:“这么说来,我们家离灭族之祸事一步之遥了,要不是那两个皇孙出生的话……就凶多吉少了。”
“可以这么说,这一次的任命看似和流放差不多,但咱们家已经安全落地了!”廖永忠冷静地分析着。
“虾夷岛,北海国……”廖权低语了几声,似乎想起什么。
他立即起身走到了一张硕大的地图前面。
东莞伯方进所绘制的寰宇图,几乎每一个开国勋贵的家里都有一个。
“爹,咱家就去这么荒凉的地方?”廖权想着南京城的繁华,心有不甘。
一座孤独的大岛,四面环海,离大明本土约有四千余里。
廖权作为勋贵二代,对将来的日子感到了一丝绝望。
廖永忠看着儿子,一脸严肃地说道:“难不成伱想留在应天府,面临着随时人头落地的风险不成?”
看着儿子低头不语,他继续说道:“这个岛屿很大,差不多有整个浙江省这么大,以后这里就是我们廖家的封国了,你应该明白这意思。”
廖权的情绪平复了几分,缓缓而道:“爹,也就意味着在这里,你相当于一国之主了?”
言外之意,自己作为嫡长子将来也必然能够统辖封国。
“你明白就好!”廖永忠缓缓而道,“我们的地盘比卫国公邓愈还大啊。当今陛下,对我们这些开国勋贵多有防范,把我们外封出去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至少他不用背上一个屠戮功臣的恶名了。”
廖权又细细品读了一遍圣旨,有些不服气地说道:“朝廷只给两卫人马三年的军粮,三年之后就要自力更生了。海国公这名号虽然好听,但就一个虚名而已,朝廷将来也不给咱家发俸禄了。”
“陛下都给了这么大一片封国,当然会让我们自力更生了。”廖永忠理所当然地说道,“这么大一个岛屿,好好开荒时饿不死的,而且朝廷也给过情报,如今岛上只有一些饮毛茹血的土着,根本不足为惧。”
“这个北海国,以后我们廖家好好经营,世代传承下去。”
虽然他离开应天府这样的繁华之地,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这样聊以自慰。
带着两卫人马,再带一些闹了灾荒的流民过去,过个数年,荒凉的虾夷岛就会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