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父皇,这才是一个开始(求订阅)
刘伯温面无表情地抿着酒水,又默默地瞅了一眼刘通,随即摇摇头。
他只知道这个叫道衍的和尚是东宫之人,却没想到一个老和尚竟然能阴险到这个地步。
道衍先是让礼部尚书指出假冒南洋小国使者的几个蛮夷,然后将这几人拖到了诏狱里软硬兼施,逼迫他们就范。
别看那些南洋的蛮夷长相凶巴巴的,一旦入了诏狱,见过那些酷刑后,马上就被吓尿了,立即表示对道衍的话唯命是从。
于是,这两个不知礼数的南洋蛮夷在高丽国使者面前上演了一场火拼。
“胡闹!”姚广孝一拍桌子,“快让御医看看朴大使的伤势。还有那两人,侍卫先把他们拖下去!”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这场宴席便不欢而散了。
“也不知大明的水师是否已经占领了耽罗岛?”姚广孝望着门外的天空想着。
在他看来这种孤悬海外的小岛除了养马之外没有任何价值,哪怕有大明需要的马匹,高丽国乖乖进贡不就得了,对方难道还敢拒绝不成?
也不知太子殿下为何对此情有独钟。
不过他们当臣子的,要做得便是多做少问,完成太子殿下吩咐的任务才行。
刘伯温自认这世上让他看不透之人不多,姚广孝是其中之一。
他都不知道这死光头下一步又能想出什么毒计来。
“道衍大师,之后我们该如何做?”刘伯温低语问道。
姚广孝摸着自己的光头,笑道:“诚意伯,若是小僧猜测不错的话,此刻东莞伯和徐都督多半已经占了耽罗岛了。”
“老夫也是这么想着。”刘伯温点了点头,“今天的事情可大可小。”
刘通插话道:“此事大可颠覆如今的朝贡体系,至于小的话也可以达成我们的目的。”
几人闲聊时,太子朱标从另一侧房间里缓缓走出,坐到了主位上。
“殿下,那些南洋蛮夷真如您所说,这里不好使。”姚广孝笑呵呵地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们只需稍使计谋,他们就被骗得团团转。”
“哈哈……”朱标大笑几声,“冒充番邦使者骗取大明财物,只是演了一场戏就想妄图逃过惩罚,简直是痴心妄想。”
刘伯温刚想开口,又顿了顿,还是识趣地闭口不谈。
其实在他看来,这样的出尔反尔显然不符合天朝风度,虽说如此做对于大明的利益而言是积极的。
显然刚刚负责配合演戏的那几个冒充番邦蛮夷的使者,要被过河拆桥的。
其实站在礼部的角度,既然这些人没利用价值了,也觉得还是让他们早日投胎为好。
半日后,亲军都尉府的人从大明诏狱里获得了一手“宝贵”的情况。
由于高丽使者朴不成被误伤后,嘴里一直嚷嚷着这些南洋小国的蛮夷不知礼数,何德何能来天朝上国朝贡,甚至怀疑他们使者的身份。
因为伤人事件发生了,亲军都尉府的人便借着“高丽使者”之口,顺势开始调查这些番邦之人的身份,结果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中南半岛地区倒是没什么水分,可南洋、乃至稍远一些的天竺地区,十之六七的使者竟然都是假冒的,来大明只是为了骗取丰厚的赏赐。
亲军都尉府的人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第一时间向朱元璋进行了汇报。
在姚广孝的运筹帷幄之下,这一切看上去就显得合理了。
因为两个冒充南洋小国的使者互相看不顺眼大打出手,然后高丽使者被殃及池鱼,导致亲军都尉府的人介入调查,然后抽丝剥茧,发现朝贡贸易里的大问题,一切顺理成章。
朱元璋暴怒之下直接将下旨,将所有礼部官员抓入大狱,包括那礼部尚书陶凯。
坤宁宫里,老朱朝着马皇后和朱标吐着苦水。
“妹子,标儿,咱真是疼心啊!”老朱感叹一声,“咱对那些官员委以信任,他们却是这样回报我的。”
在朱元璋的观念里,朝贡国越多越好,自己身为大明皇帝也觉得面上有光,但这并不意外这他允许底下的官员弄虚作假。
“父皇,儿臣也对那些官员很痛心,很失望啊。”朱标附和道
他本想说,父皇你给他们的待遇有些低了,虽然饿不死,但和前宋相比的确差得有点多,几乎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这“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口号,算是白喊了。
可转念一想,这群官老爷俸禄低又关老子屁事。
比较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些官员过得已经足够舒适了,还想怎么样?
这群士大夫阶层,其实和后世资本家也没啥区别,在贪婪欲望的刺激下,是永远不会知足的。
俸禄提升了,他们就会动其他念头了。
满清还有养廉银呢,结果又如何?
再比如朱标穿越前的那时代,有点扯远了……
朱标和朱元璋的分歧点在于,老朱太喜欢杀戮了,恨不得将那些贪官污吏全部剥皮实草,而朱标觉得人口是宝贵的资源,除非此人罪该万死,否则尽量将其流放即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