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告诉朕,你有什么功劳?”
“是你把朵颜三卫送给朱棣的功劳?还是是被朱棣劫持夺走了所有兵权的功劳?”
听到皇帝明显在讥讽自己,朱权当即说道:“陛下,臣为随朱棣高举反旗便是功劳。”
朱允炆上前坐在竹签面前冷眼说道:“如此说来,除了朱棣,所有藩王此番都有功劳?”
宁王抬着头看向朱允炆说道:“正是如此!”
朱权以为朱允炆顾忌藩王造反,肯定不会再轻易对藩王动手。
然而朱允炆下面的话,让朱权明白他大错特错了。
“宁王,你所依仗的无非就是朕对各地藩王有所顾忌,所以不会轻易动你,以免引得其他藩王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对吧?”
“可是朕不仅已经拟定削藩了诏令了,朕的兵马也都正在加紧训练,等到常备军选练完毕。”
“朕将有十万可随时调动精锐,五十万可用之战兵,百万预备兵员随时补充。”
“那个藩王敢学朱棣,朕便率十万精锐除其血脉!”
听到朱允炆最后一句话,朱权脸上终于有了几分恐惧。
“你是要对血亲斩草除根?”
朱允炆冷笑一声说道:“若是他们当朕是血亲,是大明宗室之首,是大明的皇帝。”
“那他们就该老老实实地接受削藩,交出军政大权。”
朱权带着几分惶恐地看向眼前的皇帝。
在一年前,他和朱棣还以为皇帝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没想到皇帝竟然亲征平定了朱棣的叛乱,而且还将他软禁在了应天。
“臣自然是把陛下视为血亲,大明的宗室之首,大明的皇帝。”
“可是陛下也应该把太祖分封的各位叔父视为血亲啊!”
“当初周王他们被陛下逼死,陛下...”
听到宁王朱权提前原身做的那些荒唐之事。
朱允炆当即一拍桌子说道:“住口!”
“朕派人是要把周王请入应天,周忘却听信小人谗言。”
“朱棣叛乱之后,其长子朱高炽被俘后暂且关在宗人府教导。”
“其次子朱高煦兵败被俘后,主动归朝廷,方才继承了燕王一脉。”
“朱棣的其他庶子庶女都被朕关在宗人府教导。”
“朕可曾杀害他们?”
“至于杀父的不忠不孝之朱高燧,难道你认为朕不该杀他?”
朱权闻言沉默不语,朱允炆则走到他面前说道:“宁王,朕一没有除你王爵,二没有伤你亲眷。”
“若是你认为朕收了你的兵权便是要害你,那你死不足惜!”
“朕已经派人去给宁王妃下旨了,如果一个月后,朕不能在应天看到她和宁王世子。”
“那朕便从宗室子弟中给你过继一个,也好让他还继承宁王爵位。”
言毕,朱允炆一甩衣袖转身向着屋外走去。
朱权此刻连忙追上去说道:“陛下,臣会写一封亲笔信送往大宁,还望陛下准许。”
朱允炆扭头看了朱权一眼,随后冷笑着说道:“不必了。”
“朕看你宁王并无故意反抗朕的意思,那看来就是宁王妃故意抗旨不遵。”
“朕这就再发出一份诏令,直接把宁王妃赐死吧!”
朱权直接楞在原地,随后当即高声喊道:“陛下,臣知罪,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眼看朱允炆头也不回地离去,朱权疯狂地想要冲出房间,但是被几名甲士死死按住。
“陛下,陛下!”
朱允炆在朱权疯狂的挣扎和吼叫中向着关押朱高炽和朱棣的庶子庶女们的地方走去。
被关押在宗人府中的朱高炽倒是没有闲着,他正在教弟弟妹妹们一些诗书。
朱允炆见状也没有过多干预,只是示意看守他们的官员适当给予一些优待。
离开宗人府后,朱允炆又去巡视了六部衙门。
如今兵部正在加紧改革军制,到处都是地方送上来反馈的奏章。
工部则是在加紧制作火绳枪和虎蹲炮,以及研发大将军炮。
户部更是繁忙,改革军制需要钱,制作和研究火器也需要钱,户部只得重复审查后再拨款。
吏部和刑部的工作也不少,叛乱平定后不少官员因为渎职和参与叛乱被拿下,无数官职被空缺出来,同时也有无数犯人要被审理问罪。
最轻松的反倒是礼部,眼下只有一个大明使团出使朝鲜国算是大事,不过这个事情朱允炆亲自抓了,礼部就只能从旁协助一二。
视察完六部后,朱允炆方才返回皇宫,再次给宁王妃下诏。
第一份诏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着大宁送去,几日后便已经到了大宁城中。
宁王府内的宁王府此刻虽然被护国卫监视起来,但依旧整日对府上的仆从非打即骂。
似乎要把憋在肚子的不满全部发泄在这些下人身上。
“陛下的诏书到了!”
护国卫从送信的驿兵手中接过诏书,随即指挥人马暂且封闭宁王府。
宁王府的下人们看到宁王府大门紧闭当即心头一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