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张北海和朱仪的目光,阴阳官们彼此对视了一眼,随后就有四人直接举手,道:“我愿意出海。”
虽然有危险,但若是回到大明,那么肯定也会有赏赐,直到下次回长崎时,都能在大明享受。
阴阳官人选确定,那就是两艘船的船长人选。
都不需要朱仪和张北海提醒,就有参将直接站出来,道:“我愿意出海。”
相比阴阳官,参将作为军人,特别是指挥官,更应该身先士卒,为战士们做表率。
张北海点了两个人,随后道:“船员由你二人挑选,不要强求。”
顿了下,张北海环视参将和阴阳官,继续道:“尔等都是经历过一次的人,此番回朝后,就比大多数人更有经验,往后必然会受到重用,大明不会辜负尔等。”
这可不是画大饼,航海次数越多,不仅是对海军,甚至是对朝廷而言,都是宝贵的经验,更不要说还活生生的人了。
“是,总指挥大人。”
参将立正说道:“我等定不负大明期望。”
之后,朱仪便让人都散了,参将也需要去点和自己一起出海的兵。
这时,喜儿也回到了城主府,看到朱仪和张北海都在,便上前笑道:“这是刚议完事?”
“嗯,刚安排好回京的事项。”
朱仪点了点头,看到喜儿脸上开心的表情,问道:“内官何事如此开心?”
闻言, 喜儿将在市舶工地的所见所闻告诉朱仪和张北海。
“如此说,倒是恨上了倭女?”
张北海好奇道:“这是为何?”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朱仪揉了揉眉,感觉喜儿因此而开心就有点变态。
“你们不觉得很有趣?”
喜儿若有所思道:“那些倭人,不恨将他们带到这里的大名,不恨鞭打他们的武士,却去恨那些和他们关系不大的倭女。”
“倭女柔弱,好欺负,不过是恃强凌弱而已。”
张北海耸了耸肩,他对于这些并不关注,作为总指挥,他要将精力放在军事上。
“也是够贱的。”
喜儿撇了撇嘴,道:“某打算提拔几个倭人和武士一起管理工地。”
“随你折腾。”
朱仪无奈摇头,对于喜儿的恶趣味,他也不感兴趣。
那些提拔的倭人会如何,朱仪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想到。
就如他国公府的那些奴仆,本质卖了身,身份还比不上普通百姓,可又因为仗着国公府的关系,往往会觉得自己比百姓高贵,从而欺压百姓。
想着,朱仪就一脸玩味看了喜儿一眼,某种程度来说,喜儿大致也是这类人。
喜儿没有注意到朱仪的视线,他想要测试倭人的服从性,看倭人会不会崇拜或者依赖伤害他们的人。
“之后总要用到倭人,现在若能找到几个好苗子,往后在倭国办事也更方便。”
喜儿笑道,和大名相比,这些底层的倭人更好控制,而且一旦得了势,必然会更加依赖自己,用华夏的话说,那就是倭奸。
“确实。”
朱仪和张北海异口同声道,对于喜儿这个想法,两人都是认可。
“不过,那些倭人无名无姓,还真是麻烦。”
喜儿拍了拍额头,道:“要不要集中给他们赐下姓名?”
“只要不是汉姓就行。”
朱仪连忙开口,道:“让倭女能随夫姓,本身就是一种赏赐,若给予那些倭人汉姓,哪个姓都是在侮辱。”
没错,朱仪很嫌弃倭人,甚至是歧视,特别是工地的倭人,越是观察,就越是如此。
闻言,喜儿挑了挑眉,道:“这倒是好办法,就找些倭姓,让他们自己选。”
喜儿说完,还拍了拍手,顿时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
至于给那些倭人姓名,会不会让倭岛的贵族不喜,甚至是生气,喜儿可不在乎。
长崎既然是大明的租界,便要登记黄册,而登记黄册,自然需要给倭人姓名,既然是倭人,也就要取倭姓和倭名。
而喜儿现在所了解的倭人姓名,就是肥前国的一众大名。
“我还要去看看海船,先走了。”
张北海还有事,起身便说道。
具体战士们用哪两艘海沧船回大明,还需要检查一下,选择其中状态最好的两艘。
走出城主府,张北海就立马往海边走。
路过工地,就看到参将在点士兵,张北海就凑了上去,问道:“可是点好人了?”
参将立定行礼,随后回道:“回总指挥,点好了。”
“嗯,那同某一道去看看哪两艘船合适出海。”
张北海提议道,毕竟是他们需要操作和乘坐的海船,总归要自己检查一遍才更能放心。
“是,总指挥。”
参将立刻回道,被点到的六十个士兵也齐声回答。
因为长崎并没有人造船坞和避风港,所以舰队的船现在还都在海面上游曳,若是遇到刮风下雨什么的,就操作船只前往天然避风港。
长期泡在海中的船,养护起来很麻烦,时常需要让士兵潜水去清理船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