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管理倭女这种事情,不管是朱仪还是喜儿,都认为让大明的女人来管理更加适合些,也就直接放权。
所幸女人并没有让朱仪他们失望,将倭女们管理得井井有条。
“工兵还要建造船坞和避风港,最低标准就是宝船能入港修缮维护。”
朱仪扒拉着咸饭,咂吧着嘴,道:“齁咸。”
喝了口凉白开,他才继续:“之前还以为填个港口就行了。”
港口的建设安排,可不是朱仪一人说的算。
术业有专攻,港口建设,那是工兵专业,自然有工程兵考察之后,队长向上建议,最后指挥层讨论得出的结论。
在长崎的明军,舰队就是他们的仪仗,所以,维持战舰的战力是军港必须要有的设施。
“国公爷,慢点吃,可别噎着了。”
喜儿笑盈盈道:“早晚都要做,现在不干,以后也得干。”
“某自是知晓。”
朱仪也不过是找个人发发牢骚而已,总不能一个总督,连牢骚都不能发吧?
“现在码头那边都是壮劳力,可见春来耕地必然受影响,你是钦差大臣,觉得那些大名是如何想的?”
收了牢骚,朱仪聊起了正事,说是倭人壮劳力,可是朱仪也是看过,一个个矮小瘦弱,有点力气的,多是成了武士,或是大名的私兵。
而一下子抽调周围那么多劳力,在食不果腹的工作下,人力损失是必然,等开春了,肯定也赶不上耕种。
“无妨。”
喜儿淡然道:“长崎多数田地,已归于总督府所有,到时候,耕地优先由将士耕种,所产归于公粮。”
倭国的倭人本来就没有多少耕地,凡是良田,都是贵族所有,而倭人不过是佃户,是农奴而已。
再者,长崎城主现在还在海边风干,依据倭国的律法规矩,朱仪本就继承了长崎城主的所有东西,自然也包括了长崎的耕地。
只不过现在的大名,没有朱仪的特许,不敢动长崎的倭人,因而才强制自己辖地的劳力到长崎干活。
闻言,朱仪挑了挑眉,若是以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土地后,必然想着如何将其私有化,可现在,朱仪知道,喜儿所说的公粮,在军队就是军需物资,可不是他能随意染指的。
想想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朱仪可不想以后儿子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这又是挖土,又是种地,得亏咱们的兵,思想觉悟高,否则还以为又回到军户制了,怕不是要乱。”
朱仪捏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国公爷多虑了,现在不叫军户卫所了,这种有正式称呼,名为生产建设兵团。”
喜儿明显做的作业比朱仪更多,浑不在意,道:“咱也视察过长崎的耕地,只能说太过于落后,所产谷物收成过低,若是让倭人耕种,整个长崎都供养不起将士。”
“对了,说到这个,倭国各郡之间,分线不明,此事也需要总督来画一画。”
倭国的大名就是诸侯国,而国境线本来就互有争议,长崎自然也是如此。
“舆图都还没勘测完,这事不急。”
朱仪摆了摆手,现在已经管理的土地就够他烦了,真没心思和其他大名抢地。
“再有,除了码头,还有总督府、大臣衙门,需要动用倭人建造,工兵已经画了图纸,等会儿还要国公爷批条,至于军营,则是依旧由我军自己建造。”
喜儿笑呵呵着,他也不着急圈地,反正只要有明军在,是他们的,大名也抢不走。
有些土地,在明军手里有用,可不代表着在倭国大名手里也有用,借用朝廷一些文官的话,那就是偏远蛮荒之地,要之无用。
“总督府和大臣衙门都要由我军监工,就他们那小屋子,进门就要弯腰,进进出出的,某这腰可受不了。”
朱仪早就厌烦了那什么大名城主府了,一想到如果让倭人来建造总督府,以后还是要住那种低矮的房屋,他浑身就刺挠难受。
“咱也是这么觉得。”
喜儿早有预料,笑道。
两人边吃边聊着,就将咸饭给吃完,倭女上前收拾碗筷,喜儿便道:“那咱就去安排了。”
“去去去,某也要干活了。”
朱仪双手撑着膝盖,站起来后还忍不住呻吟了一声。
环顾四周,一个个士兵也都用餐结束,没有休息多久,都重新走向工地。
军港越早建设完,舰队就能越早入港,士兵也能住上适合的宿舍,所以每个人都拿出吃奶的劲干活。
碧海蓝天,长崎的景色着实是不错,只不过现在可不是欣赏风景的时候。
倭女们是在将士们吃完之后才用餐,基本上就是剩饭。
托明军的福,她们之中有些还是第一次吃上谷物这种奢侈品,平常就算是她们土地里的谷物,也是要上缴给大名享用。
聚在一起的倭女,除了不能随意离开之外,也没有多少限制,因此,这也是她们难得的聊天机会。
有人吃得泪流满面,有人边吃边问身边的人,打听着是否有明军士兵对她们感兴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