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朱祁钰挑眉,怀中的孩子已经交到了汪招娣手中。
看向朱祁镛,朱祁钰道:“堂弟,这也是你的意思吗?”
朱祁镛小朱祁钰一岁,可是面对朱祁钰犹如面对长辈一般,心中总会带着敬畏。
“回陛下话,父亲大人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
朱祁镛开口说道:“况且,陛下的提议,也能让我可以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什么抱负?”
朱祁钰带着和煦的微笑,犹如一个慈祥的长辈。
若是一个皇帝这么问一个世子,那世子肯定要汗流浃背了。
朱祁镛现在也是,不过,眼前的圣人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自己也是顺着对方的决定而开口。
“陛下,天下到底多大?”
朱祁镛看向窗外,开口问道。
顿时,朱瞻墡有些头皮发麻,这和他安排的不一样。
抱负、天下,任何一个词都能让人无限遐想,稍微不注意,就会引起皇帝怀疑。
“多大?”
朱祁钰背靠沙发,笑道:“如果大明是一粒沙子,那世界就是沙滩,你知道沙滩吗?”
“知道,海边沙地。”
朱祁镛双手紧紧握拳。
果然圣人眼中的世界和藩王不一样。
“陛下,天下如此之大,又怎能安于这一亩三分地。”
朱祁镛显然有些激动,道:“秦时百越便是蛮荒,可现在,百越成了鱼米之乡,陛下开海,未来必会有更多类似百越之地,能参与其中,实属荣幸。”
要不是朱瞻墡那眼神越发可怕,朱祁镛其实还想告诉圣人,天下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对于这样的N代来说,吃喝不愁,有机会就想着追求那种虚无缥缈的精神粮食。
朱祁钰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选择,除了纸醉金迷,除了香车美女,其实还能探索广阔世界,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哪个都比纸醉金迷还要更能丰富精神上的空虚。
“这确实。”
朱祁钰点了点头,十分赞许,道:“成国公现在就在倭国,广宁伯在辽地一个叫什么光明城的地方,当然,世界还有诸多无主之地需要被发现。”
“但是,人总是喜欢坐享其成,喜欢现有的城池,不想耗费力气去建设。”
说着,朱祁钰看向襄王,问道:“皇叔是否认可堂弟所说?”
被点到的朱瞻墡,没有多少犹豫,便回道:“吾子所言,便是臣之所想,祁镛想要有番作为,为人父者,自是支持。”
在御前,说出去的话,那可就收不回去了。
闻言,朱祁钰目光再次落在朱祁镛身上,道:“既然如此,堂弟打算怎么办?从军还是科举,或是从商?”
面对选择,朱祁镛一时间无法回答,沉默的思考着,他有钱有时间,现在也有更多的选择,因为选择变多了,一时间他还真就不知道选什么。
“不用急。”
见状,朱祁钰很贴心宽慰了句,随后又看向朱瞻墡,道:“已经决定,那等过了年,皇叔什么时候能够上任?”
“家中还有产业要处理,得回襄阳一趟。”
朱瞻墡开口道。
“嗯,可以。”
朱祁钰点了点头,拿起了一旁烧开的水壶,又让人取来杯子,给两人各倒了杯开水。
“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朱祁钰说道:“之后需要皇叔上奏,内阁会通过,我这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此,朱瞻墡也早有预料,圣人不会做那种没有准备的事情,或许已经提前就通好了气,就等着自己答应。
从圣人的话语中,朱瞻墡明显也意识到,这个藩王,可以是襄王,也能是其他的王。
只不过,就如孙太后出事就想到他一样,朱祁钰也要利用一下襄王的名号,让朱瞻墡介于官员、宗藩与皇帝之间形成一条纽带。
之前圣人已经在王骥的爵位上做好了安排,这也是为什么朱瞻墡会答应的原因之一。
前提条件都已经有了,而且他的子嗣原本就站在比别人还高的位置,若是这样还比不上那些寒门,那也是襄王府的教育失败。
朱瞻墡双手端起玻璃杯,上下打量着,道:“陛下这玻璃杯,是由工匠打造的?”
“皇叔想要?”
朱祁钰毫不在意道:“等会儿回去带一套。”
玻璃器具对于朱祁钰也不是什么稀罕货,不过量也不多,毕竟学校和各类办公场所的需求量很大,市场并未到普及的程度。
“谢陛下赏赐。”
朱瞻墡没有跟朱祁钰客气,直接就应了下来。
“襄王难得入京,今儿可得好好絮叨絮叨。”
孙太后开口,看向了朱瞻墡,眉眼中带着笑意与平静。
朱瞻墡从进门开始,就在避免与孙太后产生交流,他也摸不清圣人现在的心态,若是对方在意,那自己不就是踩在了圣人的痛处上,后果就不敢想了。
不过,朱瞻墡也有注意到圣人面色如常,这才回道:“太后吉祥,弟常年在外,此番入京,晚了请安,还请太后勿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