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见过大明皇帝。”
俺答穿着蒙古王公的服饰就走上了豹房的会客厅,左右观察了一下,发现倒是恢宏大气,但更多了几分朝气,比之紫禁城内的宫室,更让他喜欢。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附近的装饰上,摆放了很多新奇的物品。
什么琉璃,玻璃瓶子,还有一台小型的漏刻,也就是滴水时钟,专门用来计时的。
朱厚照看了一眼时间,再看看眼前的少年。
此时的俺答,还不是那个名震大漠的汗王,也只是一个少年,甚至可以算是自己未来的小舅子。
有这一层关系在,朱厚照倒也和善笑着:“坐吧。”
“谢皇帝陛下。”
行了汉礼落座,俺答看了一眼桌上的盘子被打开。
“羊肉泡馍。”朱厚照说了一句,“先吃,有什么想说的,吃完再说。”
“谢陛下。”
俺答看皇帝开始用餐了,也只能跟着吃了起来。
滋味上,倒是没有他之前在晋北吃的那么好,但这个馍应该算是饼,一点都不吸汤汁,一股从葱油香气,倒是开胃。
慢慢吃着,俺答小心的观察朱厚照。
很难想象,一个看起来年轻的中年人,最近一段时间在大明九边搞出的血雨腥风已经让吉囊来信数次。
朱厚照干掉了九边叛乱。
但还是有人跑了。
张寅带着主要得力手下逃亡,在阴山之下开始打造板升城。
虽然吉囊告知朱厚照张寅逃走了。
但真正的张寅跑了没,也没人清楚,不过混乱的九边,让一批汉人将军投奔蒙古诸部是真的。
眼下大明在对外扩张,而逃亡过来的将军拖家带口,认识文字,还有一些带来了工匠充当投名状。
所以,吉囊来信数次,就是想要俺答跟朱厚照商谈出一个结果来。
最好是将这批人留下来。
能很大程度充实他们的底蕴。
只是俺答这段时间摸不清皇帝的态度,官员这边因为被朱厚照弹压更换的速度飞快,俺答唯一认识的岑溪,现在也升官去了理藩院。
新的会同馆大使还没有调任,整个大明的会同馆是空置状态。
要不是最近朱厚照稳定了朝局,准备开始筹备婚事,俺答甚至见不到一个礼部的官员。
不过好在朱厚照还是见自己了。
“吉囊想要你小子跟朕说留下那批叛贼对吧?”
朱厚照吃完了,看俺答思考的模样,笑着放下手中的碗筷,拿着餐巾擦了擦嘴笑着。
俺答被惊醒回过神来,赶紧表态道:“只是一些可怜人,王兄的意思是不忍见逃人疾苦。而且他们并不是叛军,只是流离失所的普通人。”
俺答的反应很快。
也很会切主旨。
或许提前与熟识汉家规矩的人商讨过对策。
这个回答,远比某些白痴要好太多。
朱厚照呵呵笑道:“不错,归化王有心为国分忧,朕心甚慰。”
“那陛下的意思……”俺答小心的看着朱厚照。
眼前这位,可不好对付。
“只是一群追求更好生活的普通人,脚长在他们身上,朕拦着,就显得没意思了。”朱厚照摇了摇头,“反正九边的长城,接下来也不会变成防御要点,朕之后会陆续将城堡朝北方安排,所以那群叛将就算是给你们,也不可能在九边折腾出打乱来。”
俺答听得此言,表情瞬间凝重了起来。
“陛下,咱们可是划定过疆界的。”
“五年。”朱厚照淡淡的说,“五年之后,差不多就会开始安排北上,蒙古高原必须控制在大明手中,否则安宁永远不会存在。
所以,那批人你们打算用来打造板升城也好,还是带着西迁成为开荒助力也罢。
朕有足够的实力,改写草原之主的姓氏,这就够了。”
俺答表情凝重了。
如朱厚照所言,五年之后如果朱厚照全力北上,那么草原部落当如何是好?
放弃草原?
那能去哪?
还是打造板升城,全面汉化?
俺答一时间纠结起来。
“你可以回信给吉囊,之前朕说的,给他统一草原的机会,然后带着整个草原上的部民去更北乃至更西的地方的承诺还是有效。当然他也可以尝试统合整个草原的力量,来挑战朕与大明。当然,在大明面前,哪怕蒙古草原的全部力量为你们所用了也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
朱厚照冷淡说着:“今年,朕的全宁卫城建完了,明年开始,会朝着弓卢水,也就是怯薛连河扩张。预计明年夏收之后,朕会增兵五千左右,彻底进入弓卢水驻防,将整个大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控制在手中。”
“那么,顺化王那边估计会有异动。你回去告诉归化王,朕给他创造机会,希望他中用一点。只要能统一鞑靼诸部,他就足够的力量朝西边去了。当然,他也可以现在来对付朕,至于代价,那必然是一个不错的宣战借口,正好朕拿蒙古练练骑兵。”
朱厚照想了一下介绍道:“朕已经派人前往建州、海西、野人诸部女真招募骑士,明年能凑出两万左右女真骑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