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黔国公沐绍勋

作品: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作者:倦鸟落旧林|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9 00:11:22|字数:4628字

送走了金先生。

沐氏宗老们济济一堂,同时来的还有一些地方军官,外加跟沐氏有姻亲关系的土司。

“朝廷的意思,你们也合计合计。”

沐绍勋在正德十六年正式世袭黔国公,挂征南将军印,领云南总兵。

以前只看到过皇帝让西南安分点,却从未听过皇帝要买地,还会亲自出钱的。

不都是云南这边的金矿,铜矿不断运送出去吗?

大明的铜钱,绝大部分都来自云南供应。

因此,他对于朱厚照的圣旨,沐绍勋十分疑惑。

两千万,从来都不是小数目。

结果朱厚照只是发来,让沐绍勋支配,用来给朝廷跟土司做交易,买地。

这就让沐绍勋看不懂了。

什么时候朝廷会这么做了?

难道不怕本地土司觉得你软弱可欺,坐地起价吗?

“或许,真的只是为了先礼后兵。这云贵之间,除了山还是山,朝廷发兵过来需要时间,但有大量的流民需要土地。汉地已经没有土地了,陛下这才看上了云贵群山。”

一个沐氏宗老说。

“话虽如此,但买卖土地,怎么算?”一个土司笑道,“我家那边倒是不少山,荒着也是荒着,卖也没问题。”

“就是啊!”不少土司也是这般想法,“总得有个价格嘛。”

“世承(沐绍勋字)啊,咱们合计合计,将这钱花出去?”

又有一个土司笑眯眯的说,他算是沐绍勋表娘舅,亲缘关系还算是很近的:“我觉得,可以花钱修通往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的路。前金齿都督被魏国公牵累,现在已经贬去东北了,路途迢迢,估计这辈子都回不来了。永昌府既然已经设立了,咱们得扩张一下。

比如之前在考虑的附郭县,得建吧。

我这里,有不少上好石材,给我三万两,一年内我给你造一座固若金汤的附郭县。”

这么一说,众人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

你一言,我一语,展露的都是对这笔资金的贪婪。

沐绍勋踱步数下:“那么土地怎么办?朝廷要的是土地。”

“这还不简单,直接将汉民迁徙过去,然后让本地土司跟汉民收税就行。”

一些土司不以为然。

因为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西南的土司,不全是少数民族,有一堆的汉人。

所以将这些汉民迁徙过来,留在汉人土司或者其他土司下属还更好。

这样能增强汉人土司的实力,还赚到了钱,一举两得。

沐绍勋则是摇了摇头:“我总觉得不对劲。外边发生的事情,相信你们也有所耳闻。朝廷新迁徙过来的汉民,我总觉得应该不是军户,而是乡镇户。听说乡镇户和普通军户不一样,是允许他们不种地跑去做别的事情的。

若是强征他们的赋税,闹出了乱子,这可就给朝廷借口,直接发兵接管西南了。”

“嗐,你怕什么?接管西南?朝廷得花多少钱才能管得起西南?”

“就是!”

人们哈哈一笑。

但沐绍勋却凝眉。

朱厚照大方的给了两千万两白银。

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云南现在流通的金银铜三种币值加一块,还多了三倍。

这笔钱如果直接撒入市场,能直接拉动一场通货膨胀。

当然,沐绍勋不知道银子撒出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只是在担忧,乱花钱会不会影响未来自己的官路。

要知道,此时的沐绍勋,还是一个热血青年。

未来的他,屡次镇压云南动乱,调停永宁府土司与四川盐井卫土司的纷争,承袭云南总兵的十五年光景,可以说稳定了大明在西南的局势。

“或许,陛下想要的是,三宣六慰?”

沐绍勋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过身来对众人说:“三宣六慰内乱久矣,他们相互攻伐,这两千万,若是有一千万作为军费,足以彻底平定三宣六慰。我们为什么不趁机出兵呢?”

一听这话,众人面面相觑:“可是没有朝廷调令啊。”

“要什么朝廷调令?我可是云南总兵。三宣六慰,本就在我的管辖之下。他们久不朝贡,又内乱频发,想要对付他们,理由也有。”

“可是……凭什么去打啊。”

“就是啊。”一群人嘟囔。

能轻松赚钱你不要,你要打仗?这是哪门子道理?

沐绍勋终究是年轻,一门心思的伸张热血。

思索了片刻,沐绍勋继续说道:“这样,问问各个土司长官,家中次子、庶子,有没有想要建功立业的。带上一些兵马,大家一起出兵征讨三宣六慰。拿下之后,必定请朝廷册封他们为土司长官。”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不是不能打。”

众人一想,好像也不错。

“嗯,我先上书朝廷,然后先买一些土地,安置一下汉民进来开垦。只要筹划得当,过个两三年,粮食充足了,朝廷应允了,咱们再出兵。反正两千万就放在昆明,怎么花我说的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第302章 黔国公沐绍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第302章 黔国公沐绍勋并对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