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收拾残局的毛纪

作品: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作者:倦鸟落旧林|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9 00:07:34|字数:4128字

“你们是什么人?居然敢攻占孔庙!活得不耐烦了!”

临近曲阜的几个大族士绅,纷纷带着乡勇家丁抵达。

曲阜知县被抓,曲阜上下被查了个底朝天的消息,也让他们嗅到了危机。

“德安公,且进来。”

毛纪从庙内走出来,一脸平静,主观臆断,栽赃陷害道:“当朝衍圣公,将大明九边将士出塞的行军路线,偷偷卖给达延汗,并且还供奉前元列祖列宗神位,妄图再让蒙人南下,饮马汉家江山。所以,本官亲自带兵过来,处理此事,证据确凿,只等接下来顺天府发落了。”

“什么!!!”

这群士绅,一看毛纪,皆露惊恐之色。

“你们放心,若是你们没有牵连,自然不会有事,倘若有牵连,九族无存。”

毛纪冷冷看着这群老不死的家伙。

他们之中不少人,催他就跟催命一样的,弄得他一时心急,惹得朱厚照不满,于是搞出了这般天大的案子。

孔闻韶不忠不孝,就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而不是,好几代人的事情。

事实上,孔庙的那处祭祀,是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的!

历代只有衍圣公和亲近嫡庶才能进去。

说白了,北脉的,压根就没有瞧得起大明的朱家皇帝。

曾有孔家后裔自夸说: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是真的胆肥。

孔闻韶也在祭祀。

丝毫不见断绝。

但换种角度来看,通过要求所有嫡庶主脉,连绵祭祀前元列祖列宗神位,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呢?

若是有人状告出去,大明朝廷会怎么处理?

九族俱死!

于是在共同的危机面前,孔门的传承,难得没有和曾经一样,争斗激烈。

所以,毛纪分析,这是一种约束大部分主脉不至于鱼死网破的手段。

但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毛纪带着这群老不死的家伙往孔庙一去,虽然还有点凌乱,但就从落灰来看,也就只是几天没清理。

“糊涂!糊涂啊!”

不少老学究捶胸顿足,接着的赶紧,拉着毛纪说:“此事……此事事关士林颜面!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按下来!”

“晚了。”毛纪摇头说,“陛下支持的是心学,并且自己编写释读之书,衍圣公如此这般不堪,通敌卖国,陛下必定会想办法牵扯理学。所以,想要不彻底亡灭道统,就该证明孔孟,王道复古。”

“这……这……”

众多老学究脸色凝重了。

但凡牵扯道统之争,必是血雨腥风。

“就没有任何办法?”

“是啊!一定要阻止啊!”

毛纪看着他们,叹了一声道:“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

“废北脉,迎南脉,并且大兴心学,不让陛下的释读之书,有任何可乘之机。”

毛纪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站在朱厚照身边。

因为,太憋屈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朱厚照做成,他们的阶级,就会受到残害。

朱厚照的破坏力,和历代皇帝不一样。

毛纪认为,朱厚照的破坏力,在于他想要抢夺道统话语权!

被皇帝抢走了道统话语权,结果当如何?

想都不敢想!

因此,抛开道统之争,背后就是阶级的争斗。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争斗!

这些老学究,一下就明白了毛纪的意思。

朱厚照的《儒学辩证法》,是一本改变道统方向的书。

尤其是侧重为,发挥基于现实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和王守仁心学上,有不谋而合的内容。

虽然这本就是王守仁写的,朱厚照删改的。

但很多内容,都是后世经过大浪淘沙遗留的精华。

“王学已非心学。”一个老学究点了点头,赞同了毛纪的话,“维之,此事影响尽可能减少到最小!”

“是啊!心学,可以扶持,但不能逾距。另外孔承美,必须站在咱们这一边。”

毛纪皱眉看着这群老不死的。

好家伙!都这种时候了,还在想着孔承美站在这一边?

孔承美能不能当衍圣公,还不是咱们说的算!

是皇帝说的算!

朱厚照不点头,孔承美就是一个衢州南脉族长,区区五经博士而已!

总之,艰难!

但确实得去争取。

“尽人事,听天命。但最近海贸全部停下来,我担心陛下会借口大索登莱水路。毕竟孔闻韶传信,是走水路到辽东,再从辽东卖到蒙古去的。”

“该死!这个孔闻韶!该死!”

一群加一块四百多岁的老头,一听这话,瞬间炸锅,怒吼不断。

断财路的白痴!混账!

当杀!

当杀!

“总之,日后渤海的水路,必为陛下控制,若是不追究还好,倘若追查,你我,定无存续。”

毛纪再次警告道:“也别奢望安排倭寇偷偷贸易,陛下那边,弄到一种工艺,能够日产一万斤钢。而不是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第103章 收拾残局的毛纪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第103章 收拾残局的毛纪并对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