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缺钱

作品:升迁太难?不如安心干点实事|作者:这肉有毒|分类:都市|更新:2023-08-23 06:18:23|字数:4494字

吴副书记这边倍感压力的从沈书记办公室内离开。

他了解过沈旭东过去办的事以及成绩,包括最早的时候宁州市委宣传过的关于沈旭东对于奉玉市机械厂的发展报告。

对于沈旭东本人是非常佩服的,对于股份制改革也处于积极的态度,相对来说来了位能干事、有想法、胆子又大的书记不容易。

但是这事本身的困难他可不会忽略,如何调整厂里员工与领导层的情绪也是重点。

沈旭东还有意让他放出风声给镇上的几家企业,可能会在年底或者明年陆续面临改革。

对于吴副书记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信任沈书记,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

沈旭东这边刚与吴副书记谈完,小姜就又告诉他财政局局长已经在外头等着了。

对于今天跟财政局局长的约谈他倒是有数,毕竟这位新来的汪局长已经约了他有两天,怕真是有要紧工作报告。

说起来像财政局的工作应该主要跟金县长报告,毕竟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他作为县里的一把手主要还是以党委这块工作为主。

虽然事实上是跟县里一二把手谁谈都行,但汪局长上次刚刚经历了修大门的签字报告,在金县长的压力下荒唐签字的10万元的审批,还好最后被沈书记否了。

现在汪局长也清楚了,县里究竟谁说话有用,也不怎么朝金县长汇报工作,而是来沈书记这儿汇报问题。

”请他进来吧!“

沈旭东整理下桌面,又让小姜帮他重新泡了杯茶,才见到汪局长脚步偏急快的进来。

汪局长的年纪跟刚刚离开的吴副书记差不多,都是三十多岁,相对来说还是吴副书记稍微年轻几分。

汪局长也是前两月从宁州市里下放的干部,毕竟原局长和常务副局长都已经跟着原谭书记被司法机关判刑。

财政局里剩下的副局长以及其他同志,市里也不怎么放心,如今在天门县的干部其实市里都不太信任,都是从其他地方调动或者市里下派为主。

”沈书记!咱们县里缺钱,您帮着想想办法吧,马上县里工资都发不起了,少数部门上个月就已经停发工资。“汪局长见小姜出办公室后,就急匆匆的谈起问题。

”我记得账面上不是还有三十万么?县里同志的工资暂时应该没问题吧?“

沈旭东对于财政局的资金也很无奈,但好歹还有三十万,想想这年头的政府工资,发完这剩下两个月,过年前的工资还是没问题的啊。

”不行啊!沈书记,光县里的同志都是勉强应付,还有县里学校医院以及直属事业单位的工资就付不起了。“

”到年底前缺口有多少?“

沈旭东当时看到账面上钱也没想太多,觉得应付到明年,等明年新的税收拨款起来了再干大事。

现在已经10月底了,再两个个多月就要过年,以为撑两三个月没问题,但是忽略了县财政局支付的工资可不止他们县里的干事,县里其他的事业单位都是由他们统一支付的。

一想到这儿,沈旭东也有些急切起来,这怕是得大面积拖欠工资了啊!

“咱们县若是应付自己县里的单位,那缺口不大,可能再10万就够到明年。但若是派驻到下面乡镇的以及部分编制往年由县里补贴的都算上,那就得12-15万才够。”

汪局长是面露苦涩,他原本以为下放一个县局一把手还是财政局的一把手是件大好事。

哪怕来之前知道天门县条件困难,但没想到有这么困难。

“更重要的是,不少学校以及医院医生的工资咱们县已经欠了几个月了,这些钱若是要补上则起码还得30万。”汪局长说到这儿也总算是将最重要的问题抛了出来。

就是关于拖欠工资的问题,也还好这年头事业单位的同志工资不高,起码比起县里的公务员低的多。

还有一大半编外的工资就更别提了,例如民办教师的工资,就属于部分有,部分没有工资。

就看当地认不认了,许多都是地方单位自己贴补的。

“还有拖欠工资的事?最长的拖了多久了?这些同志目前的生活有困难么?”沈旭东倒是真的没去关注具体的财政状况,光想着了解县里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方面具体的事还真是疏忽了。

“拖欠最长的是双河镇卫生院的一位医生,那位医生属于县医院派下去支援的。因为双河镇条件太差没什么医生愿意过去,这位医生也是发扬风格主动过去的,但编制要求保留在县医院,只不过发工资时一直就那么欠着了,已经拖欠了七个月。”

汪局长面对这些也是倍感压力。

“我查了往年财政发放的记录,咱们天门县近几年都是经常拖欠工资,一般每年7月后就陆续开始拖欠,往往到了第二年才补了上一年拖欠的工资。”

听到这些,沈旭东叹了口气,喝起了桌上的茶。

汪局长见状也是跟着喝了口,两人相视一眼,相互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升迁太难?不如安心干点实事》,方便以后阅读升迁太难?不如安心干点实事第239章 缺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升迁太难?不如安心干点实事第239章 缺钱并对升迁太难?不如安心干点实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