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道在心中

作品:比血统?华夏谁没个牛掰祖宗|作者:开灰机的贝塔|分类:都市|更新:2023-06-29 17:29:59|字数:4560字

老子看了苏辰一眼,摇头道。

“道之一学,在于静而不争。”

“纵风云雷动,然心如止水。”

“今日吾却与人争先,惭愧……”

听见这话,苏辰面容一肃,拱手说道。

“恩师,学生觉得,您这话说得不对。”

“哦?”

老子抬起眼皮,饶有兴致的问道。

“以你之见,为师这番言论有何不对啊?”

苏辰想了想,答道。

“在对道的领悟上,老师是开创者,学生自然望尘莫及。”

“但是学生觉得,道生万物,人也是其中之一。”

“静而不争,固然符合道法自然之理。”

“但生而为人,便有七情六欲,便有家国情仇。”

“如果一味避世,远离世间争斗,只顾自己清修。”

“那在学生看来,就已经脱离了人性的范畴!”

“既然人是道的一部分,那脱离了人性,又怎能领悟道之真义?”

听完苏辰这番话,老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这说法,倒是新鲜……”

“不过人之初生,并无七情六欲。”

“所有的执念,都是后天而生。”

“心有执念,便会生出争斗。”

“而争斗,又会产生更多的执念。”

“所以只有静而不争,方能返璞归真。”

苏辰抬了抬眉毛,再次拱手道。

“学生受教了,老师说的确实有理。”

“但是在学生看来,既然道生万物,那世间一切都是由道而生。”

“人出生之后的所知所闻,也都是道。”

“后天产生的执念也好,情感也罢,可以说都是因道而生。”

“因道而生,自然符合道法!”

“既然如此,那又何须返璞归真呢?”

老子眉头微微皱起,没有立刻回答。

似乎苏辰的这番话,对他也有所触动。

苏辰等了几分钟,见老子不开口,才又接着说道。

“学生愚见……”

“避世清修是道,红尘俗世亦是道。”

“静而不争,是顺其自然。”

“争而不静,亦是顺其自然。”

“如果摒弃掉心中爱恨,只为追求大道至理。”

“这在学生看来,才不符合道法自然之理。”

“而且生而为人,便有不得已时。”

“有时候,不得不争,也不能不争!”

说到这儿,苏辰突然长袖一挥。

一幅画面,随即显露在老子面前。

那是一张照片。

一座道观门口,站着近百位身着道袍的道人。

每一个都头戴道巾,唇留长须,看上去飘然出尘,仙风道骨。

“这是……”

老子愣了愣,眼中满是疑惑。

他虽创立道门,但道教却不是他所创。

所以老子并未见过后世道教的真实模样。

而这副画面,也是苏辰前世之时的记忆,这个世界的人并不知晓。

此时见苏辰说着说着,突然展露出这副画面。

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苏辰究竟想干什么。

“这便是根据恩师学说,后世张道陵所创立的道门。”

“里面的人,都避世修行,以恩师学说为基础,探寻大道真理。”

苏辰看着老子,面容肃穆的说道。

“恩师看到的这张照片,名为八仙宫。”

“始建于宋朝,是古都长安最大的道观。”

“全观上下,有近百位弟子。”

“然而数十年前,敌寇入侵,华夏大地战火四起,生灵涂炭!”

“这些常年避世修炼的道士,选择放下手中的拂尘,拿起杀人的剑,全部下山而去!”

“这张照片,也是八仙宫的道士们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当年下山之前,八仙宫道长留下一句话。”

“回,则盛世来临。”

“若不回,那便不回吧!”

“若是修道不能救苍生,那还有什么意义!”

听见这话,老子也忍不住露出一丝惊容。

他当年之所以弃官而去,西出函谷关。

就是因为周王朝衰败,面对诸侯国争霸无力制止。

导致战乱不断,百姓受苦。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

然而周王室迫于战乱,早已无暇他顾。

老子的才华得不到认可,最后只好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而苏辰所言,无疑触及到老祖宗这段悲伤的回忆。

虽然苏辰没有展现出后世战乱的画面。

但仅凭战火四起,生灵涂炭这几个字,老子也能想象其惨烈。

老子的目光,凝聚在照片之上。

站在最前面的道士,已经有六七十岁。

而站在后方的,还有面带稚气,看上去不过十几岁的孩童。

这些人在国难来临之时,没有选择避世不出,而是仗剑下山!

这一行为,明显不符合道家教义。

但当年的老子,在目睹周朝百姓罹难之时,又何尝能保持平静?

苏辰看着老子的表情,等这位老祖宗从回忆中醒转过来,才又接着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比血统?华夏谁没个牛掰祖宗》,方便以后阅读比血统?华夏谁没个牛掰祖宗第139章 道在心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比血统?华夏谁没个牛掰祖宗第139章 道在心中并对比血统?华夏谁没个牛掰祖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