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钟会的小心思

作品:霸魏|作者:老周不庄|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10:00|字数:4288字

荀顗是荀彧之子,钟毓则是钟会的嫡兄,这两人的面子,钟会不能不给。

况且钟毓让荀顗来找他,让他引荐,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认可,无形中的低头示弱。

换作之前,钟会想要这样的机会,钟毓也未必会搭理他。

即使只是为了虚荣心,钟会也会接下这个任务。

“你先住一晚,明天我们为你接风洗尘,听你说说北疆之行,然后再说,可否?”

荀顗点头答应。

钟会没有再停留,匆匆上值去了。

走了一半,他忽然停住,转头看了看来路,想着此刻应该正和荀勖说话的荀顗,眉头轻皱。

他知道荀顗有政治才能,也许是荀彧子孙中最有才的一个。此次去北疆游历了大半年,想必对北疆的事务更加熟悉,正是天子眼下需要的人才。见驾之后,必受重用。

加上他荀彧之子的身份,此举更富象征意义,天子自然会有相应的回报。

只是如此一来,势必会威胁到他在天子面前的影响力。

钟会目光闪动,随即一笑,恢复了平静,继续向前。

来到天子行营,张威迎了下来,交待了一下白天遗留的相关事务,便匆匆下值了。

钟会入座,一边翻看记录,一边问侍者天子的情况。

侍者说,天子正与尚书令丁谧、吏部郎山涛说话,已经说了大半天了,好像很重要。具体说什么,却不清楚。

钟会没有多问,他已经猜到了谈话内容,大概率和选举有关。

这是天子限制大臣权力,削弱世家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早就在谋划之中。

处理完手头的事,钟会起身走到门口,看了看天子行营的方向,走了过去。

曹芳正与丁谧、山涛说话,看到钟会走上堂,便停住了话题,看向钟会。

丁谧也闭上了嘴巴,垂下眼皮,如老僧入定。

山涛见此情况,不知所措,只好呆坐着不动。入职数日,他清楚谯沛人、颍川人的矛盾很深,丁谧与钟会等人并不和睦。

钟会上前,拜见曹芳,说明来意。

荀彧之子荀顗赶到行在,求见天子。

但他没说其他的,尤其是荀顗游历北疆的事。

曹芳听了,转头看看丁谧,山涛,笑道:“中原多人杰,你们看,这不就来了。所以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眼下虽然有些困难,但只要你我君臣同舟共济,一定能解决的。”

丁谧微微欠身。“陛下所言甚是,是臣畏难了。”

钟会看在眼里,心情有些复杂。

看这样子,天子对荀顗并不陌生,或许一直等着荀顗出现,借此缓和与颍川荀氏的关系。

“行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你们回去再整理一下,有时间再议。人才是国本,选举是百年大计,不能急于一时。”

“唯。”丁谧、山涛起身告退。

曹芳示意钟会入座,又命人取来一些点心,充当晚餐。

他和丁谧、山涛聊了半天选举制度,晚饭还没来得及吃。本想留丁谧、山涛一起吃,顺便再谈一会儿,可是钟会来了,想必有事,只能将就一下了。

钟会殷勤的倒了一杯热水,推到曹芳面前。“陛下勤政,自然是好的,但饮食不能太随便。常此以往,会五脏不调,有碍养生。”

“行军在外,讲究不起来。”曹芳笑道:“说说荀顗的事吧。他从哪儿来,有什么要求,诸如此类,我也好心里有个准备。”

“唯。”钟会再拜,说起了荀顗的情况。

荀彧虽然只活了五十岁,子女却很多,儿子就有七人。只是很可惜,荀彧的七个儿子大多早夭,如今还在世的只剩下荀顗一人。

荀顗是荀彧第六子,今年四十三。少年成名,颇得其姊夫陈群赏识。成年之后,又得到辅政大臣司马懿的提携,为散骑常侍,后来还曾经为天子讲经。

只不过当时天子年幼,印象不深了。

荀顗不仅与司马懿关系好,与曹爽关系也很亲近,曾在曹爽面前为傅嘏说情。

去年高平陵事变,荀顗因为与司马懿、曹爽的关系都很亲近,循例免官。

免官之后,他没有留在洛阳,而出外出游历了。这次归来,想必收获满满,定能为天子效劳,坐镇一方,而不仅仅是坐而论道。

曹芳一边吃一边听,听了一半,他心里就有点数了。

荀顗可能的确有才,但他本质上与钟会是一类人,所以钟会有点忌惮他,在介绍的时候埋了不少坑。又是陈群赏识,又是司马提携,还和曹爽关系亲近,随便一条都是很要命的。

当然,仅就这个时候,荀顗会主动来见驾,就说明荀顗是个很务实的人,不是荀彧那种能为了理想、气节献出生命的忠义之士。

颍川荀氏现在只是躺在荀彧名声上吸血的一群蠹虫罢了。

可是对他来说,这不是坏事。

真要个个都像荀彧一样,大魏就没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忠义之士,只能慢慢培养,不能指望不劳而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霸魏》,方便以后阅读霸魏第334章 钟会的小心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霸魏第334章 钟会的小心思并对霸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