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对影成三人

作品:霸魏|作者:老周不庄|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09:44|字数:4374字

钟琰倒也不惧,定了定神,便吟了几句。

对她来说,这简直不要太轻松。

吟完之后,她还有闲情反将曹芳一军。“臣妾冒昧,敢请陛下斧正。”

曹芳眨眨眼睛,嘴角轻挑。“斧正不敢当,恰好我也有几句咏月的残句,念与女史听听。若能惠全,那就更好了。”

“不敢,请陛下赐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曹芳吟完,扬扬手,与钟琰道别,转身去赴张云英之约。

钟琰看着曹芳的背影,吟哦着那几句诗,突然有些恼怒。

曹芳的诗里说得很孤独,但他一点也不孤独。

皇后死了,他还有贵嫔,还有美人,只要他愿意,还有更多的大臣愿意将风华正茂的女儿送进宫里侍候他,讨好他。

他孤独个啥?

真正孤独的是自己啊。

虽然成了亲,但夫妻二人相差近十岁,本来感情就淡薄,如今又分居两处,想找个人说话都找不着,每天只能陪着太后和刚出生的皇子。

她才是那个“独酌无相亲”的人。

可恶。

她甩甩头,想将这几句诗抛在脑后,但无能为力。

虽然觉得可恶,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四句诗写得太好了,尤其是那句“对影成三人”,简直是她此刻的最佳写照。

与这几句诗一比,自己那几句简直不值一提。

她举起手,虚提酒杯,对明月一笑。

“姮娥,姮娥,只有你我共饮啊。”

——

第二天一早,曹芳睁开了眼睛,却不想起身。

他靠在床上,将窗户推开了一条缝,看着外面忙着各自事务的文臣、武将,脑子放空。

昨晚在张云英身上释放了欲望后,他的心态突然有了变化。

他不想再迎合大臣们对明主贤君的道德标准了,没有意义。

政治说到底还是利益为先,道德只是外在的粉饰。真按儒家的道德标准,古往今来,有几个是真正的明君?

一个也没有。

评价政治人物,本来就不能以个人道德为准绳,而应该以他的政治贡献。

自己那么辛苦,又有什么意义呢?

连至亲的人都要算计自己,只为了达到她们的目的。

如果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就算他再严格要求自己,他也是个失败的政治人物,甚至不排除失去权力。一旦他为了保住权力而举起刀,之前积累的所有好名声都会成为笑话。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一点。

那么,如果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以便让自己拥有足够多的支持者呢?

其实也很简单,拉一派,打一派而已。

当下最值得拉拢的人,无疑就是寒门庶族。

他们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有共同的敌人。

现在这么一想,张华、诸葛靓那样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了啊,得加把劲,多招揽一些才行。

昨晚那样的讨论,也应该办成常态化的讲座,作为核心成员培养的温室。

——

数日后,曹芳回到洛阳。

第一件事,当然是为皇后治丧。

甄毅被任命为将作大匠,负责修建陵墓。

曹芳登基之后,按例即开始营造皇陵,以备将来之用。只不过曹爽玩忽职守,修了十年,陵寝也没修成。现在皇后甄瑜崩了,连个安葬的地方都没有,不得不单独修陵。

按理说,皇后是可以直接先进皇陵的。这么一来,将来能不能得到合葬的机会,还要看天子的心情。万一天子有了新欢,决定以新皇后陪葬,不把这个荣誉给甄瑜,甄家也没办法。

为此,甄毅第一次恨起了曹爽。

对这件事,曹芳并没有太上心,按例交给相关的人处理就是了。

物极必反,太上心了,会让有些人恃宠而娇,失去应有的敬畏心。

这是他的最新心得。

所以除了他必须出席的场合,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忙政务,比如和司徒桓范、司空杜恕等人商量事情,或者和尚书令丁谧讨论选择储备人才的事宜。

晚上,有时会选择一位贵嫔或美人侍寝。

不纵欲,也不刻意节欲。

按照儒家礼仪,这当然是不合适的。天子虽然没有为皇后守丧的义务,却也不宜在这种时候多与妃嫔接近。

对曹芳的举止,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非议。

但曹芳不在乎。

不管是委婉的劝说,还是当面直谏,他都冷处理。既不否定,也不改正。

直到有一天,司空杜恕忍不住了,叫来了儿媳齐长公主曹洋,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天子会性情大变。

曹洋具体也说不清楚。

原本她以为是因为皇后甄瑜不幸去世,天子心神大乱,现在看,也不像。

天子真要是思念皇后,不至于如此失礼,在皇后治丧期间频频临幸后宫。

无奈之下,杜恕询问了事情的结过。

当他得知皇长子出生时的情景,他隐约捕捉到了一些真相。

当天晚上,他就进宫请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霸魏》,方便以后阅读霸魏第321章 对影成三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霸魏第321章 对影成三人并对霸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