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犹豫之后,曹芳决定还是遂了王浑的意,让他留在京城。
他对王昶父子的忠诚没什么信心,既然王浑不想统兵,也没什么坏处。
“王昶年近古稀,如果他致仕,谁能接任?”
王基难得的没有正面回答曹芳的问题。“军旅辛苦,非有志于功业者不能胜任。勉为其难者,难成大器。”
曹芳瞥了王基一眼,无声地笑了。
他听懂了王基的意思。
最有志于功业的人是谁?当然是眼前的王基。如果不是为了建功立业,王基根本不会出山,担任五兵尚书。
相处半年,他与王基也算是君臣相契,倒也不反对王基去荆州。
“辛苦王公,去一趟荆州吧,看看虚实。”曹芳说道。
他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但他相信王基能明白他的意思。
这个虚实,不仅是吴国的虚实,也是荆州的虚实,王昶的虚实。
王基躬身领命。
很快,曹芳下诏,命五兵尚书王基出使荆州,与征南将军王昶共商大计。
诏书一下,其他人也就明白了。
天子无意南征,等于否定了王昶的计划。
很快,曹芳又下达了一道诏书,拜王昶长子王浑为散骑侍郎,待诏昭阳殿。
收到诏书,王浑兴奋难以自抑。
散骑侍郎是清贵官,即使他是王昶的儿子,这也是极难得的恩宠。
与他的兴奋相反,先得到消息的钟琰却表现得很平淡,甚至有些失望。
在她看来,王浑不肯从军,只想清贵,王昶在军中积攒的人脉、经验都付之东流。晋阳王氏看起来脱离了将门身份的桎梏,实际上抛弃了立身之本,得不偿失。
天子顺水推舟,将太原人在军中的重镇又拔去一座。
喜欢霸魏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霸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