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小心机

作品:霸魏|作者:老周不庄|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6 18:06:22|字数:4500字

经过与几个大臣的商议,曹芳最终接受了王基的建议,将军事情报收集的职能归于五兵尚书,并为五兵尚书增加了几个员额,专门负责此事。

其中就包括王明山。

得知这个消息后,钟会很庆幸。

堂堂中护军,怎么可能去兼尚书郎的差事。

五兵尚书的职权调整是小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相比之下,倒是对硝石的研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有司提议,既然硝石有增产的作用,就不能由燕王私人经营,而应该交由大司农负责。

曹芳再次留中不发。

硝石关系到火药的研制,怎么可能交给大司农。

事实上,火药的研制比曹芳想象的简单。对那些精通炼丹的道士来说,提炼、研磨硫黄、硝石、木炭都是成熟的工艺,没什么难度可言。几次试验之后,他们就获得了满意的配方。

拦在量产面前的障碍只有一个:成本。

炼丹讲究的是物以稀为贵,客户都是有钱人,需要的量也少,可以不考虑成本的问题。曹芳炼火药却是为了战争,不仅需要杀伤力大,还需要量大管够,不能不考虑成本问题。

越是先进的武器,成本越高。

一枚火药弹丸的成本,大约是一枝箭的五倍。

这还没提发射弹丸的火枪。

简单一测算,曹芳就意识到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根本供养不起一支能够真正派上用场的热兵器军队,哪怕只是一个营。

何况论射程和精准论,目前还很原始的火枪根本赶不上弓弩。

可预见的时间内,火药注定无法成为主战兵器,只能作为技术储备。

曹芳多少有些沮丧,却也无可奈何。

他只知道火药配方,却不知道如何设计制造火枪,无法一步到位的搞出实用火器,只能一点点的琢磨、试错,进行技术迭代。

与曹芳不同,马钧、杜预却对这种新型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马钧是对火药的燃烧性能着迷,觉得可以用来烧毁对方的攻城器械。攻城战中,对付大型攻城器械的办法不是砸就是烧,又为烧最为常用。火药燃烧剧烈,还能产生有毒的烟,比常用的热油、火把之类的杀伤力更强,也便于存储、运输。

杜预则更深入一层。

他对曹芳说,任何一种武器发明之初都是很粗糙的,但只要肯花心思,不断改进,最终总能发挥出真正的威力,并进而改变战争的模式。

攻城器械的发明就是如此。

在孙子时代,攻城还是最不得已的战争手段。仅仅百年之后,到了墨子、公输般的时代,虽然攻城仍然不是最优的选择,却已经成为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火药展现出的潜力很大,有可能再次改变战争。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是何种方式。

听了杜预的这些话,曹芳很欣慰。

用杜预是用对了,这个人潜心研究历史、战争多年,从中悟出的道理不亚于他这个穿越者。也许就某种具体的技术而言,杜预不能和他相提并论。可是在认识层次上,杜预一点也不弱,甚至比他更高明。

毕竟他只是开挂,杜预却是自己从历史上悟出来的。

曹芳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杜预,让他去寻找可能适用火药的战争模式。

最后,曹芳再三叮嘱杜预一件事。

火药威力很大,你要注意安全,千万别伤了自己。

与你相比,火药威力再大,也不值一提。

杜预感激得热血上头,再三拜谢,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将火药变成真正的杀器。

——

贾充抱着一卷文书,走进了昭阳殿。

“陛下,郭淮案……审结了。”

正在看文书的曹芳抬起头,瞥了贾充一眼,收起案上的文书。

“坐下说。”

“谢陛下。”贾充在对面的席上就坐,小心翼翼的将怀里的文书放在案上,舔了舔嘴唇。“虽然司马昭一口咬定郭淮当时配合他纵敌,故意破坏大将军曹爽的征蜀计划,其他人却不肯附和。”

贾充犹豫了片刻,又道:“包括大将军长史杨伟在内。”

曹芳眉头微皱,却没说话,取过文书翻了翻。

平心而论,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司马昭那样面临绝境,不得不孤注一掷,死咬郭淮。他们不承认,就算被处死也会被人认为是冤枉的,是舍生取义。承认了,反倒会身败名裂,损失更大,以后子孙都抬不起头来。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这时候都不会承认司马昭的指控。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个结果。

他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杀郭淮,而是名正言顺的将郭淮调离陇右,以便夏侯霸上位。

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不管怎么处理,都是赚的。

就算让郭淮回到陇右去,郭淮也很难再和夏侯霸竞争了。

“那廷尉寺的处理意见呢?”

“郭淮免官,司马昭处死。”

曹芳眉头皱得更紧,良久未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霸魏》,方便以后阅读霸魏第146章 小心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霸魏第146章 小心机并对霸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