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里,曹芳这个皇帝就是个小透明。
尹大目也不例外。
况且他只是一个家奴,见识有限,并不知道司马懿已经起了杀心,居然还来劝曹爽投降保命。等曹爽人头落地,他才知道自己上了司马懿的当。
尹大目再拜。“回陛下,城中尚好,百姓安堵,众官如常。”
曹芳忍不住笑了一声。“百姓安堵,尚可理解。众官如常,他们还真是沉得住气啊。”
尹大目早有准备,一声轻叹,带着一丝无奈,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大将军改易制度,积怨已非一日,只是无人能有太傅的威望和手段,敢怒不敢言罢了。太傅四朝老臣,又受先帝托孤遗命,奉太后之诏,以讨乱政之臣,谁人不服?”
尹大目躬着身,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打量着曹芳。
他惊讶的发现,曹芳很平静,看不出半点惊慌,脸上反倒有一丝不以为然。
他又看了一眼一旁被砍倒的小树,眉头不由自主的跳了跳。
小树的切口平整,这是被一刀劈断,而不是折断。
这是陛下所为吗?武艺不错啊,对得起这好身材。
曹芳摩挲着刀环,品咂着尹大目的话,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司马懿要对付的是曹爽,没有篡位的打算。
他不仅得到了太后的诏书,师出有名,而且得到了百官的默许和支持。
原因很简单,曹爽人缘太差了,没人喜欢他。
这是尹大目想说的,也是很多人的看法。
但曹芳知道,这只是他们的看法,并不是司马懿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毕竟像司马懿这样没底线的人真不多见,就连以智谋着称的蒋济都被司马懿骗了。
“所来何事?”曹芳淡淡地说道。
“奉太傅之命,为太尉传书大将军,劝其解甲,自免归府,以免无谓杀伤。”
尹大目顾不上考虑曹芳的异常,把自己的来意说了一遍。
司马懿承诺不杀曹爽,免官而已,太尉蒋济为此作证,亲笔作书,命尹大目送来,交给曹爽,希望曹爽投降,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大将军如何应对?”
尹大目神情复杂,情绪也有些低落。“大将军已经允诺了。”
曹芳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司马懿承诺,蒋济作证,这个份量很重,诚意满满。
所以曹爽这个怂货答应了。
但他们都错了。
曹爽错了,蒋济也错了,他们都低估了司马懿的狠辣。
所以曹爽被杀,蒋济不久也被气死。
“大司农又作何反应?”曹芳又问道。
尹大目愣了一下,犹豫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大司农不肯罢休,但……于事无补。”
曹芳无声地笑了。
大司农桓范此刻一定很后悔,很绝望。
他拼了命地出城,想助曹爽一臂之力,奈何曹爽就是一头猪,没等别人砍,自己先躺平了。
他选择了一个猪队友,等待他的是灭族之祸。
别人看不透司马懿,被称为智囊的桓范却一清二楚。
他和司马懿共事多年,太清楚司马懿的性格了。
“太傅身体康复,朕心甚慰。”曹芳转身看向不远处的高平陵,轻轻叹了一口气。“先帝大行之前,命朕与太傅一起登上御床,又命朕抱着太傅的脖子,以明托孤之意。如今十年已逝,不知道朕还能不能再抱着太傅的脖子,寄以家国。”
他挥了挥手。“你去吧,朕再练一会儿刀。”
尹大目深深地看了曹芳一眼,躬身再拜,抹了抹眼角的泪珠,转身离去。
他听懂了天子的意思。
天子自身难保,更保不了曹爽。
曹爽的前程到此为止了。
看着尹大目下了山,上了车,沿着官道向洛阳而去,曹芳叫来一个卫士。
“召大司农桓范见驾。”
——
正如曹芳所料,桓范现在很后悔,很绝望。
他不相信司马懿的承诺。
他与司马懿相识三十余年,太清楚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了。
蜇伏数年,好容易才抓住这样一个反扑的机会,他如何能轻易放过,留下后患。
肯定要赶尽杀绝。
曹爽必死,他也没有活路,只是迟早的问题。
他就不该听儿子的劝,拼了性命出城。
投降司马懿也不错,至少能保住命。
可惜现在说这些都迟了。以司马懿外宽内忌的脾气,就算现在饶他一命,将来也会找借口收拾他。
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心灰意冷之下,他连骂曹爽的力气都没有了。出了帐,仰头看着苍天,欲哭无泪,花白的胡须气得直抖。
一个卫士快步走到他的面前,传达了天子召见的口谕。
桓范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不知道天子有什么要紧事,要在这种时候召见他。
不过想想曹爽已经放弃抵抗,他也没什么事可做,也没多想,跟着卫士出了大将军营,直奔御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