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黄家仙捆窍

作品:我家掌堂大教主是胡三太爷|作者:云路遥|分类:悬疑|更新:2023-07-21 20:23:06|字数:5192字

听到窦艳彤问仙家名号和洞府。

这时的小迪已经完全被黄家仙捆了死窍。

就看见她伸出手,挠了挠肚子,又挠了挠脖子。

同时,她的眼珠还在滴溜溜的乱转,打量着我们三个。

那动作形态像极了一个直立起来的黄鼠狼。

那黄家仙又结结巴巴的说道:

“我叫……啊就黄……啊就黄……啊就黄永……啊就黄永乐,修行在……节节……节骨山。”

这时,就只见小迪提鼻子一连嗅了几下。

“小……小小小凤凰……味……味道……啊就不……啊就不错。”

话音刚落,就从小板凳跟前,一下子窜到了供桌前边。

抓起桌上的烧鸡就吃了起来。

我看得下巴都快掉了。

那吃相,可真是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啊。

这里解释一下,黄永乐刚才说的节骨山。

指的就是东北农村的柴草垛。

在东北农村的很多平原地区,人们为了过冬取暖和平时做饭。

每年秋收过后都会往家里拉很多的玉米秸秆,高粱秸秆什么的。

这些秸秆码成垛,远远看去就像小山一样。

而秸秆本身又都是一节一节的。

所以,黄家的大仙儿们就给取了个节骨山的俗名。

这种地方最适合黄鼠狼修建巢穴。

不过这种地方只是道行尚浅的黄家大仙修行的地方。

像黄永乐这个级别的仙家,一定还有别的修行场所。

这时,就看见小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

就吃完了一整只的烧鸡。

这根本就不是人的速度啊。

她吃完了一整只烧鸡以后。

端起桌上的酒碗一口就喝了下去。

放下酒碗说道:

“还还……还要……”

我急忙又打开一瓶西凤酒倒满。

喝完了碗里的酒,她又捧起另一只烧鸡啃了起来。

可能是因为有前边那只烧鸡垫底儿。

这下吃的慢了一些。

可是这时的速度,也只是比他自己原来的速度慢而已。

要是跟人的速度比起来,那还是不可想象的。

七八分钟之后,他又吃完了第二只烧鸡。

接着又要哈拉气,我就继续给他倒酒。

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两只烧鸡两瓶白酒,就全都被他享用了。

我知道,烧鸡和白酒都是被仙家吸收了,对小迪的身体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也没有过多担心小迪的身体。

这时,他摸了摸肚子,打了个酒嗝,说道:

“小……弟马,给……给老仙我……来跟草卷……迎迎……迎迎风。”

我马上拿了一根红山茶给她点上。

这老仙抽烟的速度也是相当的惊人,基本上一口气就是一根烟。

一连抽了五六根烟,这才说道:

“小弟马……有……啊就有……有啥事……啊就问我妹子……啊就黄小七吧,她就……就就就……就能代表我,我就是……就是来……享受供奉的。”

这时,我就看见小迪仙堂那屋一下子飞出一个金红色的影子。

那影子直接奔着小迪就飞了过去。

同时,在小迪的身上一个黄色的影子闪着金光退了出来,直接回了小迪的仙堂。

好家伙!这还能做到无缝衔接!

那金红色的影子就是黄小七,她捆了小迪的死窍以后马上就对着窦艳彤开口讲话。

“先报号再通名,我乃是黄三太奶座下黄小七,原本修炼在秫杆垛节骨山,后来七十二个坨子皆有门庭。”

这黄小七说话倒是不结巴,声音甜甜脆脆的,还挺好听。

就这一句话就能听出来,也是一位办事侃快的仙家。

她一说七十二个坨子,我马上就明白了。

原来他们还是在我老家修行的大仙儿啊。

好像全国各个地区的村屯地名都是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比如保定周边一带,大部分都是叫什么什么庄。

我老家附近有一个乾安县,那里的乡镇村屯的地名,都是叫什么什么井。

而且还是按照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排出来的。

比如让字井,道字井,安字井……

而我们县的地名,就多以坨子命名。

什么陈坨子,长坨子,闫坨子等等。

建国初期,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就给我们县的地名总结了一句话。

叫作:七十二个坨子,外加一个骆驼脖子。

因为真的有一个地名就叫骆驼脖子。

其实啊,坨子就是一座大约三四平方公里的大土包。

其形成的原因就是几百年的风沙堆积造成的。

这里就不多说了。

……

这时,窦艳彤接着黄小七的话说道:

“原来是黄家的七姑娘,今日我摆案请香,只有一件事,就是帮助你们这一脉黄家仙出头露日四海扬名……”

“今日弟马把我们请出来,你们的意思,吴迪已经跟我们说过了,我和我哥哥倒是没啥意见,过肩到她哥哥吴旭东的堂口,不管怎么说,都是老吴家的老香根儿,这么多年一直跟着吴迪,我们也不愿意离开吴家,因为她没有悲王教主不能出马,我们过肩也符合马家的规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家掌堂大教主是胡三太爷》,方便以后阅读我家掌堂大教主是胡三太爷第85章 黄家仙捆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家掌堂大教主是胡三太爷第85章 黄家仙捆窍并对我家掌堂大教主是胡三太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