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半夏眨了眨眼,拿起桌上的计算器,噼里啪啦了的算起来。
“那就按350一顿来算,1750万,我们还差1250万。”
高斌点点头:
“我去找我妈,应该能借到500万。”
“那还差750万。”
高斌想了一下:
“你先去把堆场的场地谈下来,尽快把堆场建起来,然后去找银行贷款。”
“银行?”
“对,我会找关系的。”
“行吧,那我全力拿下滩涂。”
“嗯~”
...
带着童骁骑离开滨海钢铁厂,他说:
“这个姓高的还是那么高高在上,看他说话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呢。”
“闭嘴,童骁骑,你什么都不知道,要不是高斌,能有我们的今天,我现在很庆幸当初将他当成靠山的决定。”
童骁骑默不作声,可表情依然不屑。
“行了,不说这个,走,我带伱回去看看车队,以后车队就归你管了。”
“我不要,无功不受禄。”
“哟呵?你还挺硬气,还知道无功不受禄呢。”
“怎么不知道?我在里头可是学习标兵。”
“瞧把你厉害的。”
回到公司,小陈特开心,跟童骁骑一阵拥抱不说,带着他前前后后转了一圈。
“真不错,你和老大真厉害。”童骁骑很佩服。
“我们俩还行,主要是高斌厉害。”
“你不恨他了?”
“我恨他也没用,再说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脸早就不疼了。”
“好吧,我反正越看他越不顺眼,神气什么啊。”童骁骑依然对高斌不屑一顾,不知道的还以为俩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但小陈知道:
“怎么?还记恨他当初不出手捞你出来?”
“没有的事。”童骁骑嘴很硬。
“别装了,我还不知道你,不过这事儿你还真怪不着高斌,毕竟你当初进去一周多了,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他想要帮你的话,恐怕得付出很大的代价。”
童骁骑不满:
“你怎么替他说好话?”
“我说的是实话,行了,不说这个,晚上下面条吃,尝尝我的手艺。”
“多放点辣啊~”
“没问题!”
...
另一边,高斌开车回了趟家,前两年买的桑塔纳,他和许半夏一人一辆。
一开门就喊道:
“妈,借钱!”
“借什么钱?你现在可比我富裕~”
高跃进正在那收拾家呢,她有事没事就喜欢亲自收拾家,弄得满头大汗。
“我要去北面进废钢,钱不够。”
“去北面?”
紧跟着她喊了句:
“你要当倒爷?”
这要是动漫,高斌的额头必然会降下三条黑线。
“什么倒爷,说的这么难听。”
对于倒爷这个称呼,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模式。
尤其是对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们,肯定都知道倒爷。
其实倒爷属于一个中性词,没有好与坏。
倒爷的出现属于八九十年代的一种社会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反应了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
在90年代前期,华夏倒爷在北极熊非常受欢迎,甚至能够用食品置换回几架飞机。
什么是倒爷,按照现在的标准,倒爷就是倒腾各种紧俏物资的商人,从中获取利润,例如现在捣腾口罩的,也可以被称为倒爷。
在七八十年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方面的物资并不充裕。
通过正常渠道很难购买,因此就出现了众多的倒爷,专门做紧俏商品的市场。
70年代末期,华夏进入改革开放,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很多人到东南沿海地区闯天下。
并且把电视机、录音机、电子表等众多紧俏物资,捣腾回内陆地区销售。
由于当时的观念不同,这种行为被称为投机倒把,属于打击目标之一。
倒爷不仅仅倒卖各种商品,甚至连各种大件也能通过各种关系搞到。
而在苏联时代,由于计划经济和发展模式等诸多问题,苏联出现了轻重工业严重失衡的情况。
苏联的重工业非常发达,能够生产各种战机、坦克、航母等武器装备。
但是,国内的粮食产量和肉类供应却一直很紧张,因此还出现了一系列专门讽刺现实情况的段子。
苏联各方面的问题很多,而且已经无法迅速改变。
到了8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各方面的波动。
80年代末期,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全面正常化。
但仅仅2年以后,庞大的数量解体了,分为了10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
在90年代初期,北极熊国内的商品非常匮乏。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的华夏倒爷开始进入北极熊市场。
无论是食品、药品,还是衣服、电子产品,都是北面需要的。
其实,从刚刚进入北极熊境内,倒爷们的生意就已经开始了。
火车停靠车站以后,站台上到处都是老毛子,拿着各种商品进行交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