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在京海市到处传言青华区即将成为开发区的时候。
另一个传言突然传遍城市。
“审批没通过。”
陈锋手机里传来陈锐的忧虑声:“哥,别人都把否决文书上传在网络了,上面的公章都有。”
“把网址发给我。”
陈锋依旧很淡定。
十年后网络造谣满天飞,别说是公章,还有人穿着仿制制服一本正经地宣读。
打开QQ上陈锐传来的链接,瞄一眼后就确定真假。
“假的。”
“假的?”本来有点怀疑的陈锐气骂道:“踏马的,谁这么王八蛋,敢造这种谣,对他有什么好处?”
“怎么就没好处?”
陈锋一脸笑意,但眼光很冷。
“不说别的,现在都在说青华区升级,那边的房价上涨了一大截,如今说审批没通过,房价就会报复性下降,创造谣言的人不就可以趁机出手囤积房地,在将来大挣一笔?”
陈锐想到谣言对七侠镇项目的冲击,心里就很愤怒。
“哥,我派人去查,这个王八蛋这么一搞,岂不是会影响我们项目。”
“会影响,但未必是坏处。”
陈锋耐心解释道:“想想看,现在有心人在囤积青华区的房和地,等到开发区审批通过,以那些人的手段,会满足一倍的利润吗?”
“不,他们不会,他们会用更高的价格,会用类似的手法,拼命炒作青华区的未来,从而最大化拉高青华区房价。”
“现在七侠镇吃了一个小亏,将来会借用这群人的嘴,吃上一个更大便宜。”
“他们顶多囤积几十套、几百亩地,我们可是几万套和一万亩地。”
陈锐被他说服了。
“那我就算了,让默哥别动手。”
“不!”
陈锋冷笑道:“不仅要动手,还必须大张旗鼓帮我找到谣言源头。”
“哥,你想收服他?”
“收服,呵呵,请他来警局喝茶,顺带以华国第一宗网络造谣的罪名起诉他,送他去监狱蹲几年。”
一想到自己成为打击网络谣言的第一人,开启网络法制化进程,被万千网友记住,陈锋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出一把风头。
别忘了,他几年前就向公安厅、公安部提交过一部《关于互联网舆论监控及网络暴力行为建议方案》。
现在或许无人关注这个方案和他打击谣言的做法,甚至无法理解。
但等到几年后网络谣言满天飞,以至于中央特意为此立法,并在各个警局设立网络监管机构,大家就会知道一级警察英雄、京海市警局陈锋的先见之明。
他们会知道,年轻,不代表不成熟。
相反,有些人虽然年轻,但做事比起那些老油条更加成熟。
陈锐很听话,立即和陈金默打电话,准备把造谣者挖出来。
陈锋这边也开始通过网咯、网址追查线索。
现在京海市警局还没有雇佣网络警察,缺少对这类网络罪犯的调查手段。
“或许我还可以颁发一部关于调查网络罪犯的总结报告。”
心里记住这件事,手指一顿高速敲击。
仅仅十分钟,就找到最初的那篇文稿。
除此之外,最初故意传播文稿的三人也被找到。
由于不是实名制,顶多就追查到对方的网址位置。
好在对方也很蠢,居然不是在网吧。
“老默,你去苏州江华社区6栋5楼404号房,造谣的人藏在那里。404下边的106/108和203同样给带回去问问。”
把信息发过去,陈锋就继续码程序。
爱华艺是一个大型视频网站平台,以他一个人之力,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
陈书婷已经在雇佣程序员,但2002年国内程序员数量很少,有本事的更少。
要知道网易建立于1998年2月、企鹅创建于1998年11月、百度创建于2000年1月,后世着名的互联网巨头,都是在前几年创建的。
创始人要么是本身是编程高手,要么就是从硅谷回来的模仿者。
这些巨头目前都处于亏损期,依靠投资烧钱维持运营。
所以华艺算起来,还是他们的大股东的公司。
现在,日后的三巨头大股东、华国互联网女帝陈书婷正在陈泰建工集团的办公室,与陈泰、高启强交谈。
“陈董,不知道你听说没,市里关于青华区升格为开发区的提报,没能在中央那边通过,有人还把否决文件公布在网上。”
高启强坐在陈泰办公桌边上,轻车熟路地泡茶、洗茶、倒茶。
“可惜了,要是中央发改委通过审批,七侠镇项目的销售至少可以提高很多。”
陈书婷淡淡微笑:“没关系,我们有充足的的资金支持,慢慢卖也行,华艺地产不担心回款问题。”
陈泰端起茶杯,像是没听到养子养女之间的交锋。
高启强,不,现在应该叫做陈启强。
高启强为了成为陈泰的养子,不仅把自己的强盛科技卖出去,还可以改了性,以宣誓自己将来一定会为陈泰养老送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