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话让冯嘉窈的形象在所有人眼中立刻有了变化,这位公主似乎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帐篷里仍旧没有其他人说话,冯嘉窈似乎突然想明白了些事情,她知道为何这两人会如此了。
“将你们原本刻在骨子里的江湖义气先搁置在一旁吧,战场和江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地方,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一起活下去,但这不可能,如果你们想不明白,如果你们无法接受,那你们还是离开这里吧,战场和江湖的残酷是不一样的。”
任鹤鸣与袁天斋都是江湖中人,在同伴关系中,他们的想法是相似的。
尽管他们都在一群人中是领导者,是风向标,可那群人往往都是与之可以共鸣的朋友,并且数量再多也不会达到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人。
所以他们才会有心里对每段关系,每个人都全心全意地付出。
而且他们经历过的生死太少了,用两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
更别说是面对几百上千人的死亡,刚刚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陡然崩塌,他们根本无法瞬间接受这样的惨剧。
在这座主帐中,冯嘉窈,何令新,任鹤鸣,袁天斋四人是完全没有经历过这些的。
就算是刚刚经历过亲人惨死的任鹤鸣,仍然无法接受在他的手中流逝了那么多条生命,而他却好好的活到现在。
他始终都觉得,一将功成万骨枯很虚伪。
凭什么那些兵卒就该死,凭什么那些人就应该被当作垫脚石,凭什么最后只有一个人踩着亿万白骨走到了最高的荣耀巅峰。
江湖中有能力的人永远都会护住后辈和弱者,强者会告诉他们退到自己身后,除非我倒下否则不会让身后的人受伤。
可在战场上每一个士兵的能力都有所不同,但命令一下就必须冲锋,身有所长就是比别人活得久,弱者就是会先牺牲。
可他们真的就该牺牲吗?这和任鹤鸣多年来的所知所为有些冲突。
江湖好歹有选择,战场上只有听命。
所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这一将,可不是等一切尘埃落定,才慢悠悠从后面走上来,然后成为所有人的英雄。
他要永远和战士们一起冲在最前面,他要能够接受兄弟再也回不来了,他更要担得起所有人的期盼,这才是真正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襄儒卿虽然也没上过战场,但他所做的和经历的与战场上的残酷别无二致。
他眼看着太多太多朋友和同僚为了任务牺牲,昨天大家还在一起喝酒,明天就死在了无名的角落,他甚至连替他们收尸都做不到。
襄儒卿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在经历这种转变带来的折磨,那个时候的他同样也是这般将情绪外放写在脸上。
他不理解为何东厂不似他以为的那样,就算方闻广再怎么护内,任务上该死人还是会死。
刚刚在东厂找到了丢失的温暖,襄儒卿以为自己可以好好活下去,谁会知道只是走入了另一个深渊。
平时看着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邱白却说出了影响襄儒卿一生的话。
“如果我们不能完成任务,他们的死也就毫无意义了,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肯定不希望自己是白白牺牲的,他们也一定这么期盼着我,难过一定难过,等任务结束了,回去之后再痛痛快快的哭一场才是最正确的,
如果不想让同伴死就更强大一些,可我也得接受他们会因为任务死掉,就算我再强大像督主那样,也还是会有人因为任务死掉,避免不了,就只能让他们的牺牲不白费。”
初次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襄儒卿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并不是不伤心,而是要等到对的时候伤心,才是值得的,才是对得起牺牲的同伴的。
如果因为当时当刻的感受而影响了大局,致使所有人的牺牲和心血都白费了这才是真正的懦夫。
“我给你们一晚的时间好好想想,你们是否能够无法接受死亡,能否担当责任,就只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先锋军也没什么不好,但如果你们想要做主导者,就需要让自己的心变得坚硬,但并不是漠视生死,而是能够承担生死,最重要的是想好你们能做什么和你们想要做什么。”
冯嘉窈的话点醒了任鹤鸣与袁天斋,这也让他们两个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袁天斋不善厮杀,与一般士兵无二甚至属于末流,唯精通射箭,却只有精准而无力量。
所以袁天斋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彻底地消化了死亡带来的悲痛,他要做个谋士战场和官场上都是,就像冯嘉窈需要的那样。
而任鹤鸣则卸任了自己千夫长的职位,“以卑职现在的人生经历和心理承受能力,实在无法担任千夫长一职,卑职愿意做冲锋陷阵的先锋将,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杀敌卫国。”
做出合理的选择和逃避问题是完全不同的态度,任鹤鸣选择卸任不是逃避,他只是根据对现在的自己的了解,做出的正确的选择。
他没有领导能力,也没有承受死亡的能力,所以与其逼迫自己学着接受,不如让自己沉下心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