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嘉玉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她明确记得自己将这些人分成了两拨,一拨人得到的消息是内院房间横梁断裂,一拨人得到的消息是花园里的木制亭子损坏。
那几个得到消息说是横梁断裂的人的脸上闪过诧异的神色,另外几个人却是面色如常,人数和人头对得上,第一关所有人都安全过关。
这其中神色最为怪异就是甄诚,他是满心以为能进入公主府的内院,谁知道还是止步花园。
这怎么能行,今天他既然都进来了就一定得看到想要的东西。
看着甄诚的神情,冯嘉玉肯定给他送消息的人也暂时可以解除嫌疑。
此时有人问道,“公主殿下,在下有些不明白,这木亭子有什么稀奇的吗?为何不干脆拆掉换一个新的?”
“诸位有所不知,这亭子乃是个宝贝,外表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木头亭子,整体都是由金丝楠木打造,若不是驸马无意间将其打断,我们还不知道这亭子的秘密。”
冯嘉玉还特地请刘三山出马写了个小故事用来丰满背景,收到任务,刘三山很快就给出了个曲折离奇的故事。
以前刘三山特别不想和襄,冯两夫妻来往,毕竟他们总是提出一些很无理的要求,不是让自己编故事就写话本子。
但是他们是在出手够阔绰,给的实在是太多了,犯不着和钱过不去是不是。
冯嘉玉的这座府邸是前兵部尚书的府邸,花园中的很多建筑都是前任主人留下来的,建造公主府的时候其实早就推倒翻新了,除了地皮留着,其他的东西九成九都换新了。
这位前兵部尚书在十年前离世了,这宅子是当年朝廷赏赐的,他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其夫人便主动将宅邸归还朝廷。
朝廷特赐黄金百两,送尚书夫人和孩子回故乡湖城生活。
此后这宅子没有再经人手直接成了冯嘉玉的公主府,到这里都是事实,而后面就变成了刘三山故事里的情节。
虽然皇帝想要给文阳公主最好的东西,将原府邸的很多东西都拆掉重建,却唯独留下了花园中的几处假山与亭子。
据说是因为这几处东西的摆放颇为讲究,是安宅兴旺的好东西。
没想到前几日襄儒卿在府中练枪,竟然一枪将一座亭子的柱子打断了。
众人并没有在意,却在准备将其拆除的时候发现,这柱子竟然里面竟然包裹一整根金丝楠木。
这金丝楠木的外层包裹了一层其他的木头,不折断便无法窥见本真。
后来发现这整个亭子都是用这样的方法,由金丝楠木做内核,由其他木头做外皮建造出来的。
也不知道这亭子是前任兵部尚书留下的,还是更前面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主人留下的。
总之既然是金丝楠木的亭子,又有了风水的加持,自然是不能轻易移动的。
“因着这亭子的用料和意义,所以我不打算将其拆除,便请诸位,给我想个最好的修复的方法,依旧将其保留在原位,可惜那根被破坏掉的柱子已经无法复原,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楠木与之匹配,还希望各位能各显神通帮我将这亭子修好。”
有人绕着亭子走了又走,有人开始拿出工具测量,有人拿出了纸笔开始画画,只有甄诚皱着眉思索着。
这些人的行动都是冯嘉玉一早安排好了的,都不是建筑专家,所以他们也只能装装样子。
冯嘉玉找人将一些楠木的碎屑粘在了裂痕的地方,冒充一下金丝楠木绰绰有余,只要能糊弄住甄诚就够了。
此时一人询问甄诚道,“这位先生怎么还不动作?若是能找出修复之法公主定然有赏。”
甄诚没有搭腔,他满心疑惑却不知从何说起,所有人都在想着亭子,只有他垂着头想着自己。
“甄公子没有什么想法吗?那日见你侃侃而谈,不该如此沉默。”
“回禀公主,在下正在心里构思几种可能性,突然想到一种,不如以金浇灌在这根柱子的裂缝上,沿着裂缝的走势填补金料,然后再辅以雕刻和彩绘,定然能为公主的花园增色不少。”
冯嘉玉心里疑惑,‘这小子今天怎么说话这么有礼貌了?是因为人少了怕我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他扣下?呵,人多我也敢把你留下。’
冯嘉玉点点头,“确实是个好想法,那就拜托你先画一份草图来看看吧。”
“是。”
甄诚走到冯嘉玉备好的桌子前坐下,他提笔开始描绘亭子,确实能看得出来他很有想法。
不一会儿一个新的亭子就画好了,而且还特地把那根需要重新铸造的柱子单独在旁边画了出来。
冯嘉玉拿着图纸看了看,“看着确实很漂亮,不过专业的东西我也不懂,拿给大家一同看看,谁若是还有想法便拟一张草图来,转阅下去,聚众家之所长,所有出谋划策的人都有赏。”
大家都很兴奋,唯有甄诚若有所思的样子。
在众人叽叽喳喳了一阵后,甄诚蹙着眉头眼睛滴溜溜地乱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