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听其言语,心中不自觉地再次拿匈奴百姓与他们做起了比较,一股酸涩油然而生,可转眼之间,心里又多了几份庆幸,他向两人深深鞠了一躬,随之双手接过银票。
“重生定不负所望,早日将民族学院与展馆建好,到时,再请二位过来参观。”
“好好,一言为定!”
两人拍拍少年肩膀,背手欢笑而去,他们不知,就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决定,给彷徨不安的金日,带来了多大的信心!
以至于多年后,在听到这个叫金重生的少年,将华夏文化宣传到大洋彼岸,引得无数国家的君主纷纷派人前往华夏学习,做文化交流时,纷纷惊在当场,半天回不过神来。
金日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攒着银票,看着远去的两道背影,不由弯起嘴角,说了声“谢谢”。
站在远处的巴布和巴赫,上前看着自家主子,也跟着笑了起来。
“主子,华夏人很好。”
“是啊!跟我们匈奴部落的族人很不一样,他们更有包容心。”
少年听着两人的话,忍不住皱眉,当即对他们厉声提醒,“巴布,巴赫,你们记住,匈奴部落已成过去,我们只是华夏的其中一个民族,明白吗?”
二人脸色一白,连忙道歉,“对不起主子!我们保证,以后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嗯!”
金日点头,看他们知道错了,脸色也好了几分,又继续嘱咐道,“我知你们没有别的想法,只是一时口误。
但我三人刚刚加入华夏,还未得到所有人的信任。
若我们再言行不一,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就是帝君都救不了我们。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说话一定要万分注意,知道吗?”
“是!”
二人连连点头答应,“主子,巴布/巴赫以后一定会注意分寸。”
“好,走吧!”
金日微睁双目,晃了晃手里的两张银票,“咱们把银票拿去给帝君。”
“是……”
三人找上袁朗时,他正在跟宋子安商量事情,见到几人站在门口,便招手把人叫了进来,“怎么了?遇到难处了?”
“没有。”
金日笑着摇头,随即把手里的银票递到他面前,“帝君,这是陈员外和张员外给我的,说是想为华夏尽一份力。”
“呵!这两人倒是聪明!”
袁朗挑眉出声,“知道把钱送到你手里,比给我管用。”
少年不解,“帝君这是什么意思?”
宋子安失笑解释,“因为给你,就是代表他们是真心想为国事尽一分力。
但这银票,若是直接送给帝君,即使真心,也会让人觉得他们有讨好的嫌疑。
并且觉得,这事儿是帝君在跟他们演戏替朝廷化缘,明白吗?”
“啊?他们真狡诈!”
少年有些不满地皱眉,“亏我刚刚还为他们的行为,感动得差点儿落泪,原来是拿我作伐子啊!?”
“噗!好了好了!”
袁朗拍拍他的脑袋,出声安抚道,“虽然两位员外利用了你,但想做好事也是真心。
金日,这世间人心最为复杂,很多事情,不是对错二字就能解释清楚的。
他们也想单纯做个好事,只是这样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为了日后不被人背刺,他们只能在你那转个弯儿,明白吗?”
少年愣愣看着他,似懂非懂地点头,随之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我总算知道,陆大哥为什么说匈奴人跟没开化过一样了!”
“又瞎说!”
袁朗笑瞪其一眼,随即接过银票,转而从怀里掏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放入他手里。
“你们来京都时身无分文,这些就当帝君给你三人的花销,另外,为秦明二人修院子时,也会给你们建一座府邸,以后,那里就是你们的家了。”
“谢,谢谢帝君!”
三人感动道谢,纷纷向其颔首行礼,“帝君的大恩大德,金日/巴布/巴赫没齿难忘,今后……”
“行了,行了!你们的心我都懂,别说了啊!?”
袁朗伸手扶额,头疼地笑着打断他们的话,“从你们来到边城,不是对我发誓,就是道谢,听得我人都要麻了。”
三人腼腆勾唇,“那,那以后我们尽量少说。”
“这才对嘛!”
袁朗满意点头,随之摆手,“好了,都回去休息吧!忙一天了,大家都累了。”
“是!帝君君后再见。”
三人同声道别,便后退数步,继而转身离去,袁朗轻笑,偏头看向夫郎,朝他伸出右手,“走吧!咱们也回家了。”
宋子安抬眼与之对视,眸中霎时盛满柔情,“好!”
随即伸手同他牵住,袁朗脸上笑意更甚,与其十指相扣,一同出了皇城。
两人到家之时,已是傍晚,唯安看到爹爹阿么回来,哭唧唧地嚷嚷着要抱抱。
孩子正是粘人的时候,可今天从早上醒来到刚刚,都没见过爹爹和阿么,导致他一整日都闷闷不乐的。
爷爷,外公和叔伯们看着焦心,又是给他讲故事,又是躲猫猫,可就是逗不笑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