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想糊弄过去的大臣被鲜血惊醒,不敢掉以轻心。
皇帝命所有大臣当即想出对应的法子。
此时,各位大臣谁都不敢打马虎眼。
大家相继提出有效建议,很快,事情便有了章程。
各部衙门,即刻前往城西救灾。
安顿人员,疏通解散,排水,施粥,全部都责任到人。
皇帝对万碌的忍耐再没有任何耐心,把万碌下了狱,由一位钟姓阁老代理工部尚书。
这位钟阁老从前在工部做了五年侍郎,对工部算清楚。
钟阁老到了工部,提拔了几个实干的人上来,其中有人举荐了萧家萧怀瑾,说萧家大公子对于工程一类非常擅长,或许有用。
钟阁老知人善任,亲自去了一趟萧府,一番谈话之后,带着萧家大公子萧怀瑾回了工部。
开始制定具体的疏通之策。
萧怀瑾确实是有才之人,提出的观点的建议都非常实用,钟阁老一副发现宝藏的神情,当即都吩咐了下去。
萧怀瑾的办法非常好,除了城内下水通道的检查疏通,还有城外风陵湖一路疏通上来,达到上下通畅,让护城河排水顺利。
不过一日,城西的积水便消了下去。
雨还在下,虽然通道不再瘀堵,但是大家都不敢因此掉以轻心。
每个人都提着自己的脑袋在努力。
终于,过了两日,雨小了下来,各衙门的努力也有了成果。
在六月十六这一日,雨彻底停了下来,但整个京城都不敢放松。
太平仓剩余的粮食,全部拨给了城西。
不能回家住的老百姓,在各处庙宇中安顿下来。
这一场大雨,损失颇多,但还好,没有发生人命,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六月十八这一日,江穗宁去了湛王府。
今日,盛元麒原本是要一起去的。
不过,半路跟江穗宁发生了争吵,盛元麒直接下了马车,一副势要和她杠到底的决心。
江穗宁一副愤愤又委屈的表情,直到看到人走远,才收回表情,面容平静的放下了车帘,往湛王府而去。
到了湛王府,夜湛一听说她一个人来的,直接就出来了,没有让她等。
见着她,语气有些不悦:
“怎么今日就你一人来?”
广平侯府也太不像话了。
虽然说她现在是世子夫人,但到底是一介女子,让她一人来湛王府,名声受损了怎么办?
夜湛又气又有些心疼,还有一丝莫名隐约的欢喜,在心口五味杂陈。
“是,殿下。”
江穗宁向他福身,行了个礼,没有说太多,只把出门时广平侯嘱咐的话一并说了。
原本,早几日广平侯就想让她来了,但是又怕做得太明显,惹得夜凛不快。
直到昨日里,广平侯特地往凛王府去了一趟,状若无意的提起这件事,夜凛发话:时不时的还是要去湛王府,不能断了这门亲。
广平侯不敢说太多,恭敬的应下,这才有了今日这一出。
夜湛点了点头,表示会意,没有就这件事再聊下去。
他看了江穗宁一眼,想说什么,到底没有说。
于是转了话题说起京城大雨。
“父皇非常重视这件事,朝廷也做了妥帖的善后,现在雨停了,一切都会慢慢好转。”
“是,太平仓粮食的事,瞒不了多久,殿下的粮食,放出的时机,只看太平仓的事什么时候爆出来。”
夜湛看向江穗宁,他明白江穗宁的意思。如果现在自己拿出来,没有任何好处,但若是在朝廷需要的时候拿出来,那意义便不同了。
他虽然不在意这些,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权利中央,这么做才是对的。
她的考虑不仅细致,而且对人性的掌控入目三分,又一次让他刮目相看。
江穗宁看他不说话,以为他心有愧疚,想了想,多解释了一句:
“殿下不用有心理负担,现在朝廷顾着城西,老百姓们总能维持基本的生存,不过是麻烦些,但能保的一条命在。
“殿下等一等,对老百姓的影响力并不大。”
夜湛嗯了一声。
江穗宁又道:“至于到时候殿下卖粮食一事,也不怕凛王给殿下穿小鞋。质问殿下为何有粮食现在才拿出来,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因为他的粮食比殿下的更多,殿下只要咬定,这是湛王府的余粮即可,若凛王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无异于是自掘坟墓,殿下大可放心。
“而且根据我的判断,凛王不仅不会拆殿下的台,而且还会尽力弱化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影响,为了避免自己被牵连。
“殿下其它的一概不用做,这么大的事,自有人会上报给皇上,如此,不多不少恰如其分,一切都刚刚好。”
夜湛听着这些话,深深的看了江穗宁一眼。
心中赞叹她的智慧,比之一般的幕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事做大了,有刻意的嫌疑,做小了,没有用处。
如此既被打压,也被皇上知道,便是刚刚好的程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