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日。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
这是夜昊要离京的日子。
一大早,楚王府的马车,便在门口准备好了,下人们一样一样的往马车上搬东西。
夜昊看着进进出出的下人们,感觉到心里空落落的。
他站了一会儿,估摸着下朝的时间快到了,便坐上马车入了宫。
离开之前,总是要先拜别父母的。
他到御书房的时候,皇帝上朝还没有回来,便在外头等。
若是放在从前,他等一会儿就会觉得不耐烦,现在却觉得,若是让他一直等着,也挺好的。
夜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规规矩矩的在一旁等着,直到皇帝下朝。
远远的,皇帝便看到了等在御书房门口的夜昊。
他顿了顿,走了过来。
夜昊看见皇帝来,迎上去,行礼道:
“儿臣见过父皇。”
皇帝见他沉静稳重了许多,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带着他一起进了御书房。
皇帝在首位上坐下,将夜昊打量了一眼,开口道:“坐吧。”
“是,多谢父皇。”
夜昊坐下,康公公上了茶。
皇帝:“今日便要离开了。”
夜昊:“是,父皇。”
皇帝:“嗯,去了楚地,不比京城,你一开始定然会有些不习惯,你可能克服?”
夜昊:“是,父皇,儿臣都打听过了,心中有数的。
“从前太子在边境待了那么久,还要打仗,上阵杀敌,而楚地比边境好多了,环境更好不说,也不用打仗,儿臣一定能尽快适应。”
皇帝没想到夜昊会这么说,心中欣慰,看向夜昊,点了点头。
“你能这么想最好。
“去到楚地,能有所建树,那是最好,若不能,那便别害了老百姓,保护好自己,便罢。”
夜昊低着头:“是,父皇,儿臣明白,儿臣不懂的事,一定不乱做,一切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先。”
皇帝看向夜昊,颇有一种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之感。
想到从前的夜昊,心中感慨万千。
“嗯,你能如此想,丞相功不可没。若有什么不懂的,不明白的,或者遇到了什么事拿不定主意的,可以和丞相商量,带上几个幕僚。”
夜昊:“是,父皇。”
皇帝喝了一口茶,看着夜昊:
“楚地偏僻,你去到那里,难免受苦,不过,男子受些苦是好事,就像你说的,老七从前在边境,受的苦更多,这一点,你要向老七学习。”
“是。”夜昊回答。
皇帝:“楚地不比京城,你也长大了,可不能像在京城一样,每日里只顾着吃喝玩乐。
“更不能做错事,凡事和府中的幕僚先生多商量。
“虽说楚地遥远,但若有什么动静,楚地的官员,甚至周边的官员,都会上奏折到朕案台前来,你一定好自为之。”
夜昊:“是,父皇,儿臣谨记。”
皇帝看他不像从前一样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不耐烦的样子,心道老五是真的和从前不同了,心中欣慰。
若是夜昊这一去,真的不能回来,他说的话定然不同。
现在他知道夜昊过一段时间便会回来,说的话又不一样。
他希望这一年,夜昊能有所进益,有所建树。
所以他把夜昊会回来的消息告诉了许贵妃,却没有让许贵妃透露给夜昊。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无论如何,对夜昊都有好处。若是他知道自己能回来,这一年的历练作用就不大了。
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
夜昊本性不坏,也没有上位的野心,若有,也只是快快乐乐的生活,而不是对权利的渴望。
他为人也颇为聪慧,不过是保护的人太多,不知人间疾苦。
若能通过这一次外出历练,有所进步,那对于他自己,对于朝廷,都是好事。
太子有一个能对他有所帮助的手足,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想到这里,又多嘱咐了几句。
听着皇帝的话,夜昊认真的点了点头。
看着这样的夜昊,想到他要远行,皇帝心中五味杂陈。
“楚地路远,你首要是照顾好自己,别被奸人蒙蔽,要懂得分辨是非,别头脑一热就做决定……
皇帝忍不住语重心长地又多说了几句,见夜昊听得认真,放心了几分。
说完了这些,才又道:
“行了,去见见你母妃吧,你母妃知道你要走,定然伤心,今日便用过了午膳再离开,也不差这一时。”
夜昊起身,对皇帝拱手行礼:
“儿臣,多谢父皇。”
夜昊离开,皇帝看着夜昊的背影,眉头皱起,心中也多有不舍。
夜昊从小,便天真无邪,心思从不在政事上,小孩一般,就是爱玩。
背不过功课,他虽然生气,但是心中并不失望,觉得夜昊这般,也很好。
夜昊虽惧怕他,但是说真话,也真性情,在他面前,就是一个儿子的样子,倒让他觉得更亲近。
夜凛怕他,面对他有恭敬有讨好,带上面具,和他始终隔了一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