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温婉少女和七个嬷嬷

作品:天仙修凡记|作者:康庄胡同|分类:仙侠|更新:2023-07-29 19:41:14|字数:11786字

自幼养成早起习惯,赖在床上也睡不着,鸡叫头遍,天光微明,王小石便起了床。

时间对他很宝贵,他必须赶在庄中彻底断粮前筹措到粮食。

昨夜童掌柜离去后,他就如何展开刺绣和香草绳的生意,以及如何经营娘舅留下的铺子,和姐姐王芝秀重新做了分工。

娘舅留下的铺子位置实在很好!

进出京都,错不开歇脚打尖的城镇中心处,独占了十字街头一角。

东面隔街是车马店,出租车马,给过往的商旅提供大牲口休息吃喝,也给赶脚的粗汉们提供过夜的大通铺。

路北,是面朝南的县衙,衙门口西边紧邻着的便是驿站。

对角的十字街口西北角,老字号的安仁生药铺和沈记大骨汤一样岁月悠久。

东西的正街上大铺面还有三两家;剩下的茶水铺,干鲜铺子,草头铺子等等,都是矮门小户。

东门内倒是有间门头阔大,很有气派的镖局,只不过门廊积了一地浮土,已经很久很久无人登门。

昨天去了县衙变更房契、办理户籍,和来凑热闹的左邻右舍也都照了个面,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个见到一个六镇蛮子。

西魏国兴许是朝天大陆有史以来最开放的一个国家,户籍制度松懈,人员往来自由,反应在衣饰着装上,就是南北混杂,自由搭配。

有谨守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发梳髻,衣左衽的大秦故人。

更多的是还图方便,接受了六镇的服饰,衣右衽,箭袖圆领的袍服。

如他这样,剪了寸长的短发,穿对襟短褂,也不稀奇。

虽然衣着打扮很混杂难辨,六镇后裔和秦人还是有着区别。

六镇入主西魏百年,六镇后裔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却还是不足一成,除去勋贵和入仕的,剩下的都是军户。草原族群传承使然,无论男女老幼,都明显的带着股剽悍气。

王小石起床后给半死人瓦片儿行针逼毒,换药。接着又给自己行针,煮药,喝药。

一通忙碌完了,天已经大亮。

吃过了早饭,留下姐姐王芝秀看家,叫上王砖;“大砖头,饵料,鱼篓,油布,还有椅子,都装好了。”

王小石舒服的坐在大砖头背着的藤条背篓里出了门。

元家和慕容家在都城和西府之间,你来我往打了三年多,铺子门前的官道,一年比一年清净。

除了快马军使,运送军械给养的车队,东来西去的商队行人近乎绝迹,和断头路都差不多了。

大骨头,那是大牲口身上才长得出来的好东西。

没了西北路的牛羊贩子,本地的庄户人家里人都吃不饱饭,谁还有余粮养着用来吃肉的大牲口。

既然决定了重新开门做生意,汤里即便是没了牛羊肉,也要带上荤腥才行。

地上跑的找不来,王小石心思就动到了魏水河。

魏水河离着县城不远, 从铺子去魏水河,先过了十字街口,走北街,出了北城门,再向北走三里就到了魏水河岸。

王小石昨天下午就和大砖头去了趟魏水河边,把从庄子带来的四个钢制立笼全下了,系着一百个钢勾的排钩也挂了三排。

他有信心,今早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

汉阳县十字街头,因为王小石姐弟的到来,比往日要显得热闹许多。

王芝秀站在路口目送弟弟走远,回头就见昨日来帮忙的几个嬷嬷婆子,立在街口等着她。

见王芝秀回过头了,妇人们七嘴八舌,叽喳渣,热热闹闹地和她打着招呼。

王芝秀张罗着请人都进了院子,笑着说道;“家里的情况你们昨日帮忙也都清楚,缺东少西,我就不假客气了,大家伙随便找地方先坐了。我把灶房收拾收拾,先烧上一大锅水,家弟一时回来要用到。”

有眼头活的嬷嬷婆子吆喝了一声,妇人们就抢着去了灶房,打水、刷锅、烧火,王芝秀反倒挤不进去了。

王秀芝也不多客气,去正房屋里端了一小箩筐野果晾晒的果脯,散给了大伙。

妇人们说说笑笑,院内厨房里的一点活三两下便拾掇利落了。

又去打开了前面的铺面,大灶烧上,清洗了陶掌柜一早送来的大小两口锅,装满了刚打上来的井水,灶膛里塞进粗壮的硬柴,慢慢烧着。

返回了小院里,围着王芝秀在青石地上席地而坐,一边嚼着王芝秀递过来的果脯,一边听她讲话。

昨日被徐铁蛋找来帮工,王家姐弟许下的工钱不是铜钱,而是给大家伙个生财之路。

终究这里不是王庄,王芝秀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弟弟脑瓜琢磨出来的东西,面前这些老于世故的嬷嬷婆子们会痛快的接受。

开口前,她已经做好了耐心说服的准备。

她选择从简单明了,容易被接受的先说起;

“对面车马行伙计的六条长裤,六双千层底的布鞋,谁愿意领了活?

曾嬷嬷还有刘嬷嬷你俩想接了布鞋的活!?

好!我这给你们十二双的料,收六双,余下六双算工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仙修凡记》,方便以后阅读天仙修凡记第10章 温婉少女和七个嬷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仙修凡记第10章 温婉少女和七个嬷嬷并对天仙修凡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