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休息好会让第二天精力满满,五点半的闹钟一响,姜凝立即睁开眼睛按掉闹钟,叠好被子后关掉空调把房间的窗户全部打开。空调开了一整晚,应该让它停下来休息休息,并且让空气流通一下。
洗漱完后,姜凝便到厨房端出姜希琴定时炖好的银耳红枣羹。在清华大学虽然也能吃到广东的菜色,但还是妈妈做出来的味道最正宗。她忍不住开始想象如果自己未来真去北京读大学了,得有多么想念家里的饭菜。
等收拾完碗筷、进行完一个半小时的例行早读,姜凝开始整理在夏令营做完的卷子还有学习到的知识。定期的梳理是学习成绩进步的一大法门,如果只是一味的向前跑不定期回顾那反而是事倍功半。
在上个周她把所有带过去的暑假作业都做完了,也全部批改订正完了,只是还没有整理到错题本上。在整理的过程中姜凝再次在心里称赞教授们的教学效果,她这次订正错题是重生以来最顺利的一次。只有几题确实很难的重新再做时会中途卡住,需要翻看答案重新找思路。
再顺利都好,毕竟有六科,二十多张试卷要整理。姜凝收到姜希琴微信的时候才整理完一半。
姜希琴:[姜姜,不要忘记来姜记吃饭,陈伯伯一早就把汤给你炖上了。而且别来太晚哦,你今天早上这么早吃的早饭,能量早消耗光了,早点来吃午饭。]
姜希琴特意给姜凝发了条信息,就是担心她沉迷在学习中十二点多才出门,因为姜凝做出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她昨晚脸色苍白成那样,如果还吃完早饭将近六七个小时才出门,那自己就得忍不住担心宝贝女儿晕在地铁上。
姜凝:[嗯嗯,那我现在就出门!]
回完信息姜凝便开始收拾东西,四张没做的试卷、草稿纸、笔袋、收音器、相机……她也不知道需不需要留在那吃晚饭,这取决于罗姨和陈伯伯会不会像姜希琴一样觉得她瘦太多需要好好补一补,所以自己还是带点作业去的好,不能浪费时间。
刚走到姜记,姜凝便被门口排队的人给惊住了,虽然学生们在放暑假,可今天是周二,是工作日啊!怎么门口排队的会这么多,而且其中还一堆穿着衬衣打着领带或者穿着小西裙的工作党?
她带着满脑子的好奇走进店内,还被坐在店门口胶椅也就是排在队伍最前面的几个人给叫住:“诶诶,靓女,你拿号没有?下一桌应该是我们,你可别插队啊,这么多人看着呢!”
这称呼也是羊城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互联网上被人戏称是羊城最让人心情愉悦的文化。在羊城文化中,和一个陌生的女性讲话常常用“靓女”这个词来称呼她,无论这位女性是十几岁还背着书包的初中生,还是已经五十多岁拎着菜篮买菜的中年妇女。而称呼一个陌生的男性常用“靓仔”,同样不在意年龄。
十分凑巧,这次门口负责排号的员工又是新招的员工,之前没有见过姜凝。听到后挂着得体的微笑问姜凝:“靓女,你需要排号吗?或者你是有人在里面有位了吗?”
姜凝只能回答说:“里面有位了,我来晚了一点。”
“好的,您请进。”
姜凝刚走进去罗珍虹便看见了她,在楼梯口喊道:“姜姜,过来!跟着罗姨去二楼包间里坐。”
姜希琴在装修二楼时便想好要给姜凝留一个包间,这个包间平时可以拿来接客,但是如果节假日姜凝要过来,那就是预留好只给自己家女儿用的。哪能够自己家开饭店,女儿拍视频还得在大厅拍。
她可是做过许多功课,美食博主如果在人多的地方拍摄,需要进行后期消音以及无关人员打马赛克保护他们的隐私,这不是平白让姜凝多做些事吗?她是知道姜凝学习有多忙的,那在姜记拍视频能方便点就尽量让她方便点。
姜凝一边上楼一边问罗珍虹:“罗姨,我们不是都扩建了一层吗,怎么排队的人还这么多?而且今天是工作日诶,莫非是姜记今天打折?”但今天非年非节的,也没什么道理打折啊,难道姜希琴为了欢迎她从夏令营回来给全场打折??不至于吧...
罗珍虹笑着说:“哎呦,你自己拍的抖音还不知道宣传效果有多好?百分之八十都是因为你的宣传过来的,这不,我们还买了个自动排号叫号机呢,以前都是手写的。”
姜凝嘿嘿一笑,她在夏令营期间的视频都是出发前剪辑好定时发送的,因此她在夏令营里也没怎么打开抖音看,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嘛。她也就隔几天打开软件看一看视频的点赞收藏和评论数,以及打开邮箱回一回工作邀约,大部分都拒绝了,因为在他们需要视频成品的时间点她甚至还在北京呢。
虽然数据确实比之前要好挺多,但姜凝以为是暑假的正常波动,毕竟不少学生党也就在寒暑假能多点时间刷抖音。她还没仔细看看最近的评论区,等会就看,等会就看,姜凝有些心虚地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