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封禅

作品:皇后她一心想登基|作者:安离不失眠|分类:古言|更新:2023-07-21 00:25:35|字数:4028字

“其二,诸卿对朕无微不至的拳拳爱护,真暖心感动,嘘寒问暖,关心朕的衣食住行。”

“诸卿对朕爱护至此,想必是拥护赞同朕的,每每想到,便热血澎湃,恨不得为大雍抛头颅洒热血。”

“其三,朕深居皇宫,极少有机会亲眼目睹百姓生活,但在诸卿的奏折中,朕看到了一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安康,甚至路不拾遗的盛世,这足以说明朕和诸卿治国之功。”

“尤其是各地还频有祥瑞之事,更是朕不世之功的佐证。”

“朕是明君,诸卿是能臣!”

崔灿雯大言不惭道。

梁少渊:……

百官:……

一句明君,让梁少渊面红耳赤。

他可以恬不知耻的自夸,但从旁人口中说出,就实在难为情。

最重要的是,崔灿雯话说的这么漂亮究竟想做什么。

又是夸臣子文采好,又是夸贴心,又是夸能干……

如果不是昨日他与崔灿雯就奏折一事发生过争执,恐怕就信了这番鬼话。

这足以说明,崔灿雯话说的越漂亮,就越是在撒谎!

梁少渊能沉默腹诽,但臣子们不能装聋作哑。

陛下话已至此,无论是歌功颂德,还是附和,他们都得开口。

“陛下乃圣明之君,承袭先皇遗风,群臣信服,百姓拥戴。”

“陛下圣明!”

“都是微臣们应该做的!”

崔灿雯居高临下,坦然的面对这些虚假的恭维。

假不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口了。

“朕何其有幸,才能得众臣爱戴。”

众臣:并没有。

“所以朕打算再接再厉,与诸卿再创辉煌。”

“并且,朕打算前往泰山封禅,将这盛世繁华喜乐安康君臣和谐明告天地和祖宗。”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上天庇佑大雍,朕也应率领文武百官于泰山,报天之功,报地之功。”

崔灿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下,不仅是群臣,就连梁少渊都要吓死了。

封禅?

泰山封禅?

怎么敢的啊!

昨天明明不是这么说的。

提奏折就好好提奏折,说什么泰山封禅。

他配吗?

梁少渊不停的对着崔灿雯使眼色,淡定!

千万要淡定啊!

明知那奏折上的花团锦簇都是编造的,怎么还能头脑发昏说出封禅之言。

先帝爷那般丰功伟绩,平定乱世,开创盛世,都不曾提及封禅,他一个继位两年平平无奇毫无功绩的吉祥物帝王,不配啊。

崔灿雯不动声色,眼睛依旧闪亮,面上还挂着心潮澎湃的潮红。

越看,越像是一时昏头。

“诸卿放心,朕行封禅,并非是为了向上天彰显朕的不世之功,而是想将诸位的所作所为,忠君报国的让天地知晓,这样一来,诸卿与朕都能名垂千古。”

群臣:大可不必。

这种情况封禅,只会身背千古骂名。

陛下究竟想做什么?

尚书右仆射秦仪这次学乖了,不打算当出头鸟。

陛下就连几十年前的旧事都知晓的清清楚楚,上次说他数典忘祖,若是他又跳出来,天知道这次等待他的又是什么。

嗯,沉默是金。

沉默越久,越安全。

再说了,最应该着急的是中书令吧。

而御史大夫孙正思眼看着又要脸红脖子粗的跳出来怒斥。

不怕死是真的不怕死。

崔灿雯很是好奇,这孙正思怎么能如此头铁。

换个人吧,换个人吧,她也总不能捞逮着一个官员薅羊毛吧。

她爬被她怼多了,孙正思怀疑人生,撂挑子不干。

固执的人,有固执的好处。

于是,崔灿雯谁也不看,只盯着孙正思。

孙正思刚一抬头,就对上了崔灿雯的眼神。

孙正思:……

陛下是在眼神恐吓他吗?

恐吓也没用!

听听刚才大言不惭说的话,那是泰山封禅,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但被崔灿雯瞪着,孙正思终究还是有些迟缓。

迫于压力,尚书令卢从只好委屈劝道“陛下的功绩有目共睹,但老臣以为,封禅略有不妥。”

“陛下年富力壮,来日方长,如今的盛世只是开端,经陛下的励精图治和群臣的全力辅佐,大雍只会越发繁荣昌盛。”

“届时再行封禅,会更恰当。”

梁少渊想起了在拜月楼自焚而死的噩梦,嗤笑一声。

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开端?

怕不是开端即巅峰,紧接着每况愈下吧。

这些臣子都跟崔灿雯一个样,舌灿莲花,又没一句真话。

下次恭维,也请贴合实际。

封禅对于他而言,就是惊吓。

他受到的惊吓丝毫不比群臣少。

崔灿雯蹙蹙眉,不赞同道“可朕已经迫不及待了想在泰山立碑将诸卿的言行篆刻其上,供后人瞻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皇后她一心想登基》,方便以后阅读皇后她一心想登基第八十八章 封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皇后她一心想登基第八十八章 封禅并对皇后她一心想登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