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讨伐袁术那是必然!”曹操摆摆手,“我担心的却是河北公孙续!”
“袁术拥兵甚多,粮草充足,而我们去年在上党,南皮,宛城等处作战,损兵折将。”
“最可恨的是夏侯渊、乐进、李通等将战死,好不容易组建的一千虎豹骑也折损。”
“若是我们与袁术陷入苦战,公孙续在背后趁机偷袭我们,那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郭嘉想了想,进言道:“主公,我看不尽然。”
“公孙续虽然一下子吞并了三州之地,但他穷兵黩武,征战一年,小规模军事行动尚可,若是大举南下,估计有心无力!”
“据闻他自号镇北将军,对手下将领大肆封赏,从这点可以看出,他还是共遵汉室,对名份很是看重。”
“依我之见,不如与之讲和,然后下旨给其封赏,令其出兵,与我们一起讨伐袁术。”
“我想,他一定不会想落个抗旨不遵的骂名。”
“只要他出兵参与讨伐袁术,袁术不灭,他断然不会犯我州县。”
曹操眯起眼睛:“这小子野心勃勃,会这么好心吗?”
“他新得冀并青三州,民心不稳,若是抗旨,必有不服,他不会不考虑其中厉害!”
郭嘉继续说道,“主公还可以请旨封赏吕布,领其出兵。”
“这样一来,三路大军讨伐袁术,加上袁术称帝不得人心,袁术必败。”
“吕布这个三姓家奴,反复无常,上一次让他出兵讨伐并州,结果投奔了公孙续。”
曹操一听吕布就来气,“害得我在并州损兵失地!这一次,他会听话吗?”
“此一时,彼一时。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既然吕布回到了徐州,主公可许沛县等地于他。”
“吕布贪其地,必然从之。”
郭嘉劝说道。
之前在河北,郭嘉之计没有得逞,这一次献计,有些谨慎了。
曹操想了想,又问了荀彧的意见,便下了决定:“明日召开朝会,让陛下下旨。”
“两位,我想让出大将军之位,许以公孙续如何?”
曹操突然提出这么一个建议。
“这... 这不太好吧!公孙续不过只自号镇北将军,现在主公将大将军之位让给他,岂不是助长他的气焰?”
郭嘉和荀彧齐声反对。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公孙续年纪轻轻,必会被这名号冲昏头脑。”
“就算他不肯受,他下面的人必然会劝。”
曹操微微一笑。
“那主公你置于何位?”
“丞相如何?”
郭嘉眼睛一亮:“主公深谋远虑也!”
而荀彧却迟疑一下:“主公,丞相一职从哀帝起便不再设立,如此之举,恐怕不妥吧?”
曹操似乎明白荀彧的心思,不过现在他并不在乎荀彧的想法。
“国事为重,若无丞相,如何处理政务,难道让公孙续这个大将军来处理吗?”
“何况,他会来吗?”
看来曹操已经深思熟虑过,荀彧只能闭口不谈了。
......
翌日。
曹操便召开朝会,先是慷慨激昂痛斥袁术一番,引来一众大臣纷纷口诛笔伐,大骂袁术国贼。
接着,曹操便提议要汉献帝下诏,征讨袁术,群臣毫无异议。
刘协破天荒也愤然发声,支持曹操的举动。
毕竟有人胆敢公然称帝,这是对他的挑衅。
随后,曹操提出派遣孔融持节前往河北,拜公孙续为大将军,出兵讨贼;遣使持诏至徐州拜吕布为左将军,共同出兵。
曹操提议一出,董承伏完两人顿时一惊。
董承秘密派人联络公孙续,许以高官,给予名号,然而却碰了一鼻子灰。
这让董承郁闷不已,他万万没想到公孙续一点不为所动。
可现在,曹操却卸去大将军的职位,让于公孙续,怎么不叫他们两个震惊。
公孙续不是和曹操打得你死我活的,曹操居然这么大度?
同样朝臣之中站在曹操一边的人也纷纷表示不解,这将大将军之位给了公孙续,曹操又该当何职?
莫非他打算直接位列三公?抑或恢复丞相之位?
王璨、王朗等人当即反对,董承也坚决不同意。
就连扈从曹操的陈群等人也出声相劝。
看到众人如此激动,曹操一时间不好强行如此,毕竟此刻先要解决袁术这个问题。
于是,曹操改而拜公孙续为卫将军。
这比四方将军高出一个品秩,比公孙续自号的镇北将军,跃升了三个台阶。
东汉末年军职,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然后就是四征,四镇、四安、四平。
再往下就是重号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牙门将军,裨将军。
公孙续拜为卫将军,已经是汉末武将的顶级行列。
随后,有人有提议传旨刘表也出兵。
讨论一阵之后,朝会散去。
荀彧松了一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