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儒生,名为卢永,也是离开这里,行走一段距离后,到了一个府邸当中。
这是御史大夫王绾的府邸。
王绾,昔日是魏国的儒生,可后来得到秦王的重用,步步高升,成为御史大夫。
王绾,也是招收着门客,门客数量不多,只是有三十多人。
多数为儒生为主。
负责为王绾调查一些事情,或是处理一些文件杂物等等。
王绾,在负责门客的伙食,给予一些钱财后,其实剩下的也不多。
回到这里后,开始处理着杂物。
这些都是秦国的诸多案件,还有秦吏诸多情况,事情颇为繁杂,卢永快速的处理着,对其归类,还给出解决的方案。
就这样忙忙碌碌,已经到夜晚的时刻。
“这样的日子,何时能出头!”
晚上的时刻,躺在床榻上,卢永微微叹息。
这样的生活,已经过了一年之久,若是没有意外,还会继续过下去。
至于指望王绾举荐,可能性不大。
不说其他地方,仅仅是在王府当中,就是有诸多的人才,也不缺少一个卢永。如他这样的儒生,很多很多,在诸多的门客当中只是不起眼的角色。
若是没有意外,一辈子不会有大的进步。
“权贵之家,只要不折腾,可以一辈子富贵;可底层的士人,想要出人头地,唯有折腾。若是底层的士人不折腾,这辈子不会有大大前途,可能一辈子在版牍当中混日子!我不甘心!”
儒生卢永不甘心着。
“唯有拍马屁,让主上高兴了,我的地位才能提升……可如何让主上记得我……”
苦思冥想着,还真的找到一个理由。
次日,儒生卢永前去拜见王绾,说道:“拜见主上!”
王绾翻阅着书卷,问道:“你可有何事?”
儒生卢永说道:“秦王已经灭亡五国,只剩下楚国也是不足畏惧,天下快要平定了,现在秦王不改换名号,就不能颂扬秦王的建立的功业,流传后世。”
王绾说道:“明白了!”
……
几天后,朝会召开。
诸多的臣子,纷纷汇聚而来,站立在下方,等待着。
秦王政从后面走出来,端坐在王座上,头上带着冕冠,十二串珠子垂落而下,穿着黑色的龙袍,气息威武。
新的中书郎冯劫,挥动着鞭子,抽到了几下。
顿时,众人纷纷止住话语,变得安静起来。
冯劫说道:“有事早奏!”
立刻,有一个臣子上前,开始汇报着工作。
秦王在点头,偶尔询问。
能解决的,很快解决。
不能解决的,也给予解决的期限。
一个个臣子汇报着,汇报的时刻,简明扼要,丝毫不拖泥带水,整个过程稳定而有序。
秦王在听着汇报。
在旁边的书吏,笔墨在快速的记载,记载速度很快。
很快的,汇报工作完成了一大半。
就在这一刻,王绾上前道:“大王,乃是秦王。可在不久前,却是册封太子扶苏为燕王?试问一下,天下可有王者册封王者的,臣以为这大大的不妥当。到了现在,大王承载着祖宗的伟大业绩,在不久前灭亡赵国、韩国、魏国、燕国、齐国等,天下畏惧。”
“这样的功绩之大,已经超越了历代的秦王,也超越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等不及大王。就是七百年前,周文王强盛周国,周武王灭亡纣王,建立的土地,拥有的人口也不如大王。”
“在倒退上千年,商汤的伟业,也不如大王。”
“大王呀,伱的功业之大,德行之广大,唯有上古时代的圣王,唯有三皇五帝,唯有大禹治水可以媲美一二。”
“臣以为,秦王的名号不足以,彰显大王的伟大业绩,需要更改新的名号,显示大王的业绩。昔日的时刻,秦国号称是西帝,可后来迫于压力,只能是取消了。臣以为,大王当恢复昔日的帝号,称呼为秦帝,或是西帝!”
说着说着,直接跪下来,神情激动。
众多臣子听着,立刻心脏暗自骂着,老不羞。
本以为,王绾也是一个刚正的臣子,可没有想到,也是一个马屁精。
此刻,疯狂的拍秦王的马屁。
众人心中骂着,可暗自羡慕着,为何最先开口的不是我。
李斯心中咯噔一下,我说话迟了一步,早知如此,还不如提前开口。
李斯上前道:“御史大夫,言之有理,秦王的名号的确不足以承载大王的伟大业绩,只是区区的秦帝,也不足以承载大王的伟大业绩。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王的地位下降。”
“君上的业绩,已经超越商汤,若是用商朝的“帝”,岂能显示出威严!”
昌文君上前道:“君上,廷尉说的有道理呀。上古时代,有着三位圣明的皇者,分别为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
天皇伏羲,演化了八卦,编写易经,又是筑土为城、定都宛丘,分封百官、划地而治,定制度、作书契,伏羲又是发明渔网,驯化野兽,发明陶埙、琴瑟等,为华夏之始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