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君王与臣子的差距,臣子与臣子的差距,用着椅子的高度,有没有椅子坐,开始拉开了。
……
朝会结束后,赵姬退下,问道:“政儿,感觉如何?”
赵政叹息道:“当大王难,难当大王!”
赵姬说道:“政儿,你要勤勉!”
赵政点头着。
就在这时,吕不韦上前道:“臣拜见大王,有要事,要与大王、太后交谈一二!”
赵政说道:“仲父,这边请!”
躬身行礼,礼仪颇为周到。
吕不韦连忙避让开来。
招呼着,进入大殿当中。
赵政坐北朝南,赵姬坐西朝东,吕不韦坐东朝西,彼此落座。
吕不韦开口道:“大王,十年前邯郸之战,信陵君大破秦军,今又是在河外大破我秦军。信陵君之强,不可不防备!”
赵政微微皱眉,问道:“仲父,可有破敌之策!”
吕不韦说道:“信陵君虽军略惊人,然而也可破之。可派遣刺客,前去刺杀信陵君,这是其一;可花费重金游说一些奸臣,前去说信陵君的坏话,让魏王疏远信陵君,这是其二。”
赵政笑道:“昔日的时刻,刺客前去刺杀赵盾,却是被赵盾的品德感化。仲父派遣刺客,前去刺客信陵君,要小心被信陵君感化。刺杀终究不靠谱,还是奸臣说坏话,疏远信陵君为主。”
吕不韦点头道:“臣知之!”
又是说道:“大王,臣请少府拨出十万金,后续还要增加,可用这些黄金,前去游说六国臣子,不再合纵,疏远贤臣,亲近小人。同时刺杀一些贤明,有才干的臣子。”
赵政微微吃惊。
这是侯谍出手,重金收买,加刺杀。
赵政点头道:“可!只是有一人不能刺杀,此为荀况。昔日在邯郸的时刻,荀况为我的夫子,不能杀他!”
吕不韦点头道:“他只是一个儒生,杀不杀,无所谓!”
接着,吕不韦又是禀告一些事情。
赵政也是询问着。
许久之后,吕不韦离去。
赵政说道:“外祖父一家,可来到咸阳城?”
赵姬说道:“来了!”
稍后,赵政直接召见祖父赵鲁,直接册封其为平安君,食邑为三千户。
赵鲁接过册封的诏书,也是心中感叹道:“谁能想到,我只是一个卑贱的商人,竟然能成为封君!”
谁能想到,昔日的那个孙儿会成为秦王,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赵政问答:“外祖父,可有打算?”
赵鲁说道:“我仅仅是四十有六,我还不想在秦国养老,我打算前去经商,我也闲不住!”
赵政说道:“可秦国打压商人,纵外祖父也是难免!”
赵鲁思索道:“那我就前往洛阳,在那里经商!”
赵政点头道:“可!”
接着,又是召见三个舅舅,又是询问着。
这三个舅舅倒是对当官颇有兴趣,只是赵政询问一下,却是微微摇头。
这三个舅舅,才略一般。
还是不要当官了,若是强行要当官,只会被人当成凯子戏弄,最后成为背锅侠。
挥手让几个舅舅离去,就连爵位也没有赐予。
心中微微失落。
到了现在,秦国有三个外戚,楚系外戚,韩系外戚,赵系外戚。
华阳太后代表的楚系外戚,可谓是人才济济,阳泉君、昌文君,昌平君等,皆是中上资质;可夏太后为代表的韩系外戚,母亲赵姬代表的赵溪外戚,却是人才稀少。
赵政想要提拔他们,最后也是放弃。
能力不足,德行不足,却是强行到了较高的位置上,只是给自己招惹灾祸而已。
……
合纵大军在散去,魏无忌带领秦军,也是返回大梁城。
稍后上交了军队,然后闭门在思索。
就在这时,毛公上前道:“公子,好消息,秦异人死了!”
魏无忌吃惊道:“秦王又是死了,只是四年就是死掉三个秦王,这死的速度也太快了!”
毛公说道:“太子政登基,成为秦王,他仅仅是十三岁,主少国疑,大臣未附,民众不信,秦国会有大乱!”
魏无忌说道:“谁为太后,谁为辅政?”
毛公开口说道,仔细说着秦国的国情,说着大致的局势。
魏无忌听着,许久后开口道:“秦国,还乱不了。”
此刻,魏无忌最想秦国大乱。
这次合纵取胜了,击败秦军,可胜利的很是侥幸。
从这次合纵当中,看出六国很是虚弱。
合纵想要破秦,难度很大。
唯一的胜算,就是秦国内乱,最好是如齐国的五子之乱。
齐桓公死后,五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拼杀在一起,持续四十年之久,导致齐国由盛而衰。
只是在秦国,秦异人只有两个儿子,一个赵政,一个成娇。
赵政,早早就被立为太子,地位极为稳固。
又是给予吕不韦仲父的名声,这是无上的荣耀,也是枷锁。有仲父的名声,吕不韦只能忠心耿耿当姜太公。况且,吕不韦看似为右丞相,权力巨大,权倾朝野,可在秦国根基浅薄,还需要依靠秦王的支持,才能维持权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