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粟生而金死

作品:始皇帝|作者:迦太基的失落|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05:03:52|字数:8296字

行走半天后,卫缭买下诸多的宝物,送上船只消失而去。

同行的,还有白宜。

只是一个前往魏国,一个前往楚国。

只是行走在路上,卫缭却是心不在焉起来:“大丈夫,当如吕不韦!”

……

洛阳城当中。

后院当中,算盘在响动,不断啪啪计算,然后记录数据。

自从,秦国使用算盘提替代算筹之后,秦国的计算账目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就在这时,一个小吏上前道:“君侯,只是短短十天,就是卖出小镜五万,半身镜三千,全身镜也是一百多;又是其他玻璃制品大约是五千多,又是卖出墨炉宝剑,大约是三千把。”

“仅仅是十天,就是获利大约是二十五万金。当然了,这些皆是前期的暴利,后期利润会下降很多,可也能维持每年至少二十万金的利润。”

贵族的世界,很多人皆是不懂。

可贵族的世界,真是有钱。

平时吃饭,需要玻璃大鼎;

祭祀祖先,需要玻璃大鼎;

装饰窗户,需要平板玻璃;

炫耀自身,需要全身镜。

玻璃制品,与青铜制品,陶瓷制品等会不断走入平民家庭,或是贵族家庭当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平常的时刻,一般是贵族用青铜制品,用精美的陶瓷;

平民家庭,或是低级士人,用粗糙的陶瓷。

可玻璃制品却是不同,可以制造出高档的,精美的奢华的玻璃产品,用来满足贵族;也可制造出低档次,层次差的玻璃制品,用来满足普通百姓,或是士人。

而且玻璃容易破碎,需要经常买,每年都会有相应的需求。

对于贵族而言,很多东西不仅是为享受,更是为面子为了维持贵族的体面。

正所谓驴倒架不倒。

若是架子倒下了,那也就真的倒下了。

正所谓,别人有玻璃大鼎吃饭,我也必须有,一点不能少。不然外人,如何看。

在很长一段时间,不用担心玻璃的销售。

当然了,天下七百万户,真正能购买起玻璃制品的,也只是那三十万户而已。

这三十万户,才是消费的主力军。

同样,农业社会粟米的产量,人口的数量等等,也决定了消费市场有限,每年二十万金就是市场饱和了。

未来若是破解玻璃制造,会打破秦国的垄断地位,会让玻璃的价格大跌。

未来的时刻,可能与瓷器的价格类似,甚至是更低。

可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吕不韦松了一口气,说道:“有了这些金钱,填充给少府,大秦又可以缓一下了!”

想着秦国的财政,吕不韦就是微微头疼。

当了右丞相之后,看似大权在握,可各种繁杂的政务,还有秦国财政上的问题,都是让他头疼不已。

“可将这些,送往秦国府库!”

吕不韦说道。

就在这时,小吏开口道:“丞相,不可,不可!”

吕不韦问道:“为何不可?”

小吏说道:“昔日,商君言金生而粟死,粟死而金生。黄金,铜钱有用吗?还真的有用,这是财富的象征。商人有了钱财,王侯也会尊敬;君王有了钱财,可以赏赐百姓。可钱财又是无用的,若是无法用金钱购买下他国的物品,纵然是钱财又是何用!”

“丞相将钱财放在国库当中,只是一个破石头而已,唯有将钱财花出去,购买成粟米、铁矿,或是其他物品,这才是有用的!”

吕不韦点头道:“言之有理,钱财花出去,才叫钱财!”

秦国的钱财,多数花费出去,有的赏赐给将士,有的购买盾牌,有的购买铠甲,有的前钱财发给士卒,可唯独不会在府库当中存放太多时间。

钱花出去,这才叫钱;可花不出去,只是石头而已。

……

咸阳城!

秦异人翻阅一个竹简,却是皱眉起来。

“召政儿!”

片刻之后,赵政也是来。

翻阅竹简,也是沉默。

大秦,现在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民众吃的粟米是自己种植的,民众穿的衣服也是自己编织的,很多生活用品,自己就是能制造出来,或是村里面也能制造出来,向村里人购买。

平常的买卖交易,很多时刻是以物易物。

很多民众,就是在村子附近生活,平常不会离开村子百里范围。

唯有朝廷要征收口赋算赋的时刻,需要征收秦半两,民众无奈之下,只好拿出自己的粟米,小麦,蚕丝,麻布等,换取秦半两,用来缴纳赋。

在这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商业是极度不活跃的。

普通民众,也不需要商业买卖。

自给自足,自己就能满足自己,不需要外购;一个是没有钱,没钱消费。

有钱购物买卖的,至少是士这个阶层,至少是富农和小地主阶层。

同样,大秦朝廷需要购物买卖吗?

不需要!

直接征收徭役!

缺少某些特产了,直接向地方征收,可以免去赋税,或是徭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始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始皇帝第132章 粟生而金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始皇帝第132章 粟生而金死并对始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