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除了专业人士之外,很多普通人还真的不知道。
毕竟,玻璃分很多的种类。
除了传统的平板玻璃之外,还有钢化玻璃、磨砂玻璃、喷砂玻璃、压花玻璃、夹丝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防弹玻璃、玻璃砖等等。
仅仅是玻璃的配方,就是有几百种之多,制造工艺更是数量众多。
赵政也不知道,玻璃的配方是什么,那个适合这个时代。
只是知道,玻璃要烧沙子,至于具体如何,下面的人前去试验吧!
结果,秦人试验很多次,失败很多次后,终于成功了。
赵政打开盒子,说道:“父亲,你看这是玻璃镜子,可以取代青铜镜,清晰可见。”
秦异人接过镜子,在镜子当中看到清晰的自己。
秦异人说道:“价格如何,产量如何?”
赵政说道:“价格,比青铜镜更为便宜,相当于青铜镜的一半。若是技术成熟后,价格会更低。毕竟玻璃,本质上就是烧沙子而已,最后在上面镀银而已……”
秦国工匠的技术高超,镀银上没有技术门槛。
至于将玻璃制造成大鼎、筷子、盘子、碗、水壶等器皿也没有技术难度。
接下来,秦国将大量的贩卖玻璃为主的产品,一方面出售银镜,一尺多高,三寸长的镜子,价格较低,主要是针对平民阶层,普通士人为主,价格极为便宜;可制造的半身镜,全身镜等价格却是极为昂贵;
一方面,又是可以将透明的镜子,直接帖在窗户上,不论是采光,还是优美,皆是比传统的白帛要出色很多。
最后,就是各种精美的器皿,食具等,皆是可以卖给六国贵族。
至于在成本上,算是很低。
赵政估算成本,说道:“假设,全天下为七百万户,在这里面平民大约是六百七十万户,贵族为三十万户。假设六百七十万户,一户需要一个玻璃银镜,就是六百七十万。即便减去那些平民,雇农,流民等,数据折半,也是三百三十五万户。”
“一口铜镜价格为二百钱,玻璃镜子成本价只是五十钱,第一年可收入三十三万金。后续收入不大,毕竟平民没钱,一个玻璃镜子就可能用十几年。”
“三十万户贵族,占据全天下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购买力极为惊人。价格为一金的半身镜,价格为十金的全身镜,玻璃器皿,还有在窗户上铁的玻璃等等。假如一户消费一金,也是年收入三十万金。即便减半,也是十五万金!”
“玻璃器皿容易破损,每年还要重新购买,也是较大的花费!”
大致估算,仅仅是贩卖玻璃产品,每年至少可增加十万金。
从人口数据,从财富分配,可推算出大致的消费市场和主体,就可推算出每年获得相应的收入
秦异人看着这个数据,也是惊讶不已,赚钱能力太强了。
秦国财政上,每年收入一百二十万金,这不是说真的收入如此多的货币,更多是粟米折算为钱,稻米、小麦、刍稿、牛羊,蚕丝、布匹等,折算为钱。
官府收取赋税,也主要是稻米、粟米等食物为主。
至于钱币等,收入朝廷的可能仅仅是三十万金,甚至更少。
仅仅是卖玻璃的钱,就是堪比一国收取的钱币。
可仔细想一下,还真的问题不大。
三十万户贵族皆是富裕至极,家中颇有钱财,人均每年消费一金,也就是五百钱,没有多大的难度;就是消费两金,问题也不大。
每年贵族在穿衣上的花费,也不只是两金。
赵政说道:“不能这样算,距离影响玻璃的贩卖,而且六国货币各不相同,价格也是不相同;还需要疏通一些关卡,还要转让一些利润,颇为艰难。”
秦异人说道:“那也来不错了!诏丞相!”
顷刻之后,吕不韦来了。
秦异人笑着,开始说玻璃产品,说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吕不韦拿起银镜子,又是拿着玻璃酒壶,又是玻璃酒杯等,眼睛亮起来,似乎看到玻璃的广大前景;接着又是询问玻璃的成本价,追回也是放心下来,说道:“大王,玻璃大有可期,投入少,可赚钱颇多,大有可图!”
秦异人笑道:“玻璃产品,可投放在洛阳城大量贩卖,所得金钱,秦国占据九层,丞相占据一层。”
吕不韦道:“多谢大王!”
看似一层利润,其实也不少了。
接着,吕不韦又是说着具体的细节,说着一些关键的事情。
……
片刻后,赵政离去。
马车在前进,三千宫卫护卫之下,向城西而去。
高炉大量的产铁,墨炉制造的成功,让昔日不起眼的地方,渐渐的在扩大,四周修建城墙,有严密防御设施,还有五千多秦军守护在这里。前方是压实的路面,有小车在进进出出,运输煤矿,运输铁矿石,还有石灰等。
这里也变成三万多人的大作坊。
进入这里后,上下在忙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