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求贤令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刘备坐于郡守府议事厅高位之上,环视了一番在座的众人。
最终将目光停留在陈群身上。
“主公,如今文书公告已公布一月有余,但具体效果如何,目前尚不知晓。”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竟没有一个人来投效,看来我刘玄德的名声在天下英才的眼中,还是不够啊!”
张天对此倒是没有太过担心,毕竟这是曹老板当年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
可看着满脸失落的刘备,他还是忍不住开口宽慰道。
“大哥,先别急,消息传出去也需要时间,让消息飞一会儿。”
冀州,博陵郡。
“子经!子经!出大事了!”
一名穿着朴素的大汉火急火燎的推开房门,冲着屋内正在翻阅竹简的一人大声呼唤着。
那人放下手中竹简抬起头来。
“国让啊,你来得正好,我有事与你商量。”
“还是让我先说吧!”
“什么事能让一向镇静的你急成这样?”
说话间,田豫从怀里掏出一张公告,喘着粗气说道。
“你先看看这个吧。”
牵招接过纸张,眼前一亮。
“泰山纸?你从哪里弄来的?这玩意可不便宜啊!”
“哎呀,这个不重要!你看看上面的内容。”
国让的话让牵招有些疑惑,但还是认真读了起来。
当他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顿时瞪大了双眼。
“求贤令!玄德!”
“哈哈哈,没错!我早就说过玄德必成人中龙凤,现在人家已经是泰山郡守了,怎么样,惊了吧!”
“好一个求贤令!”
“怎么样?去不去?”
“当然去,且不说我与玄德乃刎颈之交,就是单单论这一份魄力,就比徒有虚名的袁本初要强得多!”
“什么时候出发?”
“现在!”
豫州,谯县。
“文若,你对此怎么看?”
曹操手指桌上的求贤令,看向坐在下方的荀彧。
荀彧皱了皱眉头,略显担心的说道。
“虽说此番作为必然会受到天下旧儒的口诛笔伐,但好处也显而易见。”
“没错,对于目前的刘备来说,这一招确实是最有效的人才招揽手段。”
“我疑惑的是,谁为刘玄德出此良策,陈群这个人我了解,虽有大才,却无此胆魄。”
“刘备手下能人极多,能想到这点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说到这里,曹操叹了口气。
“话又说回来,先不论是谁提出来的,就单单他刘备敢发布这份求贤令,其魄力就足以让我曹孟德钦佩了!”
荀彧对此并没有反驳,但他的目光却显得更加坚定。
“主公,咱们的计划也是时候加快进度了!”
“哈哈哈,没错,虽说这一番较量我曹孟德算是慢了一步,但结果究竟如何,还没定呢!”
雍州,长安。
“文优啊,你看看人家,仅凭郡守之位,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广纳天下贤士。”
“你有话直说,不要话里有话。”李儒瞪了一眼贾诩,开口骂道。
贾诩也不生气,微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继续说道。
“我的意思是,要不咱一起去投了这刘玄德?”
“休得胡言!我等既然选择效忠相国,就不能做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
“得了吧,你心中怎么想的我能不知道?”
“我……”
“听说他最近没日没夜的往王允府上跑,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迷惑。”
“也许是为了招揽吧。”
“噗嗤,这话你自己相信吗?相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胸怀天下的董仲颖了啊!”
“即使如此,我李文优也不会做出那种不忠不义之事!”
“你骗骗别人也就算了,在我面前装什么?天子都被你绑来了,你还跟我谈忠义?”
“……”
一阵沉默之后,李儒深深叹了口气。
“即使投靠刘备是正确的选择,即使相国变成了如今的模样,我还是不忍离去。”
见他如此说,贾诩也没有再多劝。
一向执拗的李儒只要心中认定,怎会如此轻易就改变想法。
“也许那一天,不会太远了呢?”
“那就……顺其自然吧……”
徐州,临淮。
“我说子扬啊,你这次跑来找我究竟是为了什么事?”
“别和我装傻,这点心思难道还能瞒得过你鲁子敬?”
鲁肃听闻刘晔的打趣嘿嘿一笑。
“不得不说,这传闻中的刘皇叔确实让我大吃一惊啊!”
“怎么?坐不住了?”
“你这个被称作佐世之才的人都心动了,更何况是我呢?”
“刘备现在只是一郡之守,你确定要投靠于他?”
“跟谁混不是混呢,更何况有魄力发布求贤令的人,又岂会是碌碌无为之辈?”
“你就不怕家族反对?毕竟刘皇叔现在的势力可比不上袁绍等人啊。”
“反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鲁子敬岂是那群酒囊饭袋可以多言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