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卖断货

作品: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作者:熬夜的神|分类:都市|更新:2023-09-05 19:54:45|字数:4306字

王梦婷讲的,李星锋自然是知道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必须去拜访一趟了。

化工厂改革,设备升级,追赶国际水平。

口号喊起来简单,但真要做到,恐怕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想都别想了。

五年内,化工厂都只能靠着三产的资金供给。

现在化工厂三产的赚钱能力,别说给他还钱了,就是供养,恐怕都够呛。

所以,这一个亿,李星锋不要了。

“除了药厂,塑料厂之外,江州化工厂还有其他的下属三产吗?”

“暂时没了,怎么了?你该不是打药厂的主意吧?”听到李星锋这么问,王梦婷立马想到了用资产抵债。

“这是你说的,我可不敢这么想,且不说药厂抵债根本不可能,就算是我敢要,岳父也不敢给我。”

“那你是什么打算?”王梦婷心里清楚,李星锋肯定不是去要钱的。

“卖个关子,我们聊完后,你就知道了。”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国庆,先去商贸街,看看咱们的冰箱销量怎么样?”

江国庆点了点头,然后点火着车,顺手打开了车载的收音机。

做助理这么久了,听收音机也是李星锋的习惯。

几秒钟后,收音机里传来女播音的声音。

“我国人民,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们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

“同时,我们要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经验。”

“改革开放,胆子一定要大一点。”

“没有点冒的精神,心中 没有一股气,一股劲,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不冒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谁敢说这样的话?”

“......”

“国务院指出,不再煮大锅饭,打破旧思想,打破老传统,努力建设现代化。”

“......”

李星锋缓缓闭上眼,八十年代的老百姓,天天都会从电视和广播里听到这样的说辞。

天天都接受这样的洗礼。

但李星锋知道,国家这是在鼓励老百姓开展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增加,能快速的解决就业问题。

不光知青下乡没了,现在大量的知青还在返乡。

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家家户户几乎都劳动力剩余,民营企业,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力。

但上面很快就会发现。

只是简单地民营企业,并不能给经济带来较大的发展。

毕竟落后了那么多年,现阶段的民营企业,百分之八十都是小作坊。

生产经营的也都是手工艺品。

这也是为什么李星锋能快速的攻城掠地,野蛮生长。

对比其他的民营企业,星海集团无疑正规的多,专业的多。

但一个星海,能解决的问题有限。

想要快速发展,必须走出去。

走出去是有代价的。

一没技术,二没钱,拿什么走出去?

只能空间换金钱,时间换技术。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某个靠海的省份已经和小日子的日资企业签订购了合同。

日资花了很少的钱,合资办了厂子,利用华夏的人口优势,价格优势,把产品成本一降再降,在国际市场上,赚了不少的钱。

有一便有二。

大量的日资企业,看到了人口红利和劳动力优势,纷纷跟风进驻华夏。

不教华夏技术的同时,用着华夏的人,赚着华夏的钱,强行为小日子续命。

没错,就是在续命。

此刻的小日子,因为产品倾销到漂亮国,正在被漂亮国利用政策收割。

全球第一的经济体,看到了危机,开始动手教训小弟了。

而华夏市场,就是小日子转移危机和续命的重中之重。

如果能把日资拦在国门外.....

小日子可不单单是三十年经济不增长那么简单了,有九成的概率,小日子经济会被完全打垮。

如果再联合国际资本,携手做空小日子的货币,李星锋有把握让小日子在几十年内都翻不了身。

但这一切,此时此刻的他,只能想想罢了。

出不去,一切都是白搭。

出去之后,没钱也是白搭。

半个小时后,到了商贸街。

或许是工作日的关系,也或许是下午天气炎热,商贸街上人影稀稀拉拉。

街两旁,不少的小摊贩在自己搭的棚子下面无精打采,甚至不少摊贩放弃了拉客,找块塑料布,在地上铺开,假寐起来。

秘密花园里,同样人影稀疏,不少的老百姓要么在乘凉,要么就是看着孩子玩。

“没啥人啊!”

“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

听到自己媳妇的吐槽,李星锋尴尬了。

“我知道,我就是感叹城市人口还是少,如果城市人口再翻两倍,哪怕是工作日,这里也会人来人往的。”

“又在胡说八道了,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第547章 卖断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第547章 卖断货并对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