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宗族问题

作品:大明皇太孙|作者:小仔|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8:35:03|字数:6444字

朱元璋意识到了,地方藩王对朝廷拥有的威胁之后啊,经过深思熟虑,还是想着让朱允熥拿出一个解决方法。

毕竟现在的藩王权力确实太大了,如果给了藩王这么大的权力,那么这些藩王又是皇族之人,他们想要造反的话,很容易就可以获得一些民意。

甚至成功之后还能够洗白。

例如他之前看过的,史书上面所记载的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文登基,后面被朱棣造反。

他不想要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所以,他甚至有了想要削番的想法。

朱允文做皇帝削番失败,几乎可以理解,毕竟他太过急功近利,也骚操作太多了。

但如果是朱元璋或者是朱允熥,要削藩的话,那不会有丝毫的难度。

所以朱元璋在想,让子孙后代,成为藩王的想法,是不是该杜绝?

甚至从现在开始,也走上削番的道路,将地方番王削弱,夺掉他们的兵权和其他一切权利?

所以朱元璋将这个想法,告诉朱允熥之后,朱允熥便笑了笑对朱元璋说:

“皇爷爷的意思是削藩,可是皇爷爷有没有想过,若是削番的话,会不会让地方的那些官员势力太强大?他们同样也会成为威胁?

或许在你我做皇帝期间,他们不敢做什么。但谁能保证,这样子的一个制度,延续下去的话。

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了皇帝,其他的一些地方官,会不会因为势大而造反呢?”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

“咱就是在纠结这一点,咱们还在的时候啊,这些地方官,地方藩王不敢做什么,可是以后呢?

这大明毕竟未来还长,咱们的子孙后代以后做了皇帝,也要面临这些威胁。

所以,咱们必须把路铺好,也就是说这藩王的问题,无论如何,得解决。

地方官权力的问题,也得解决。可历朝历代这么多年以来,这个问题似乎,都没能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呀。”

朱允熥文言沉默了片刻,随后说:

“我倒是有个办法。”

朱元璋立马来了兴趣问道:

“哦?你快说说。”

朱允熥微微一笑随即开口说:

“我的方法很简单,这些藩王嘛,他们还是藩王,只不过,将他们手中的权力降低。

或者说将他们手中掌握的一些东西,分化出去,让他们和地方官,达成一个平衡,互相监督。

这样一来的话,这个平衡只要不被打破,他们各自掌握着各自的实力。

而且一切都在朝廷的监管之中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有什么想法和野心。”

朱元璋立马询问:

“具体如何做?你且说说看。”

其实朱元璋也不想直接削藩,因为那样的话确实不太好。

就像史书上所记载的,朱允炆做的皇帝,就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削藩,将藩王从高高在上的王爷,直接拉了下来。

这自然引起了藩王们的反抗,而朱允熥则是开口说:

“我的方法很简单,现在地方上,不是有军政和行政以及司法,这三个主要的东西组成吗?

而藩王权力,又凌驾于这三样之上,那么咱们就将这些分配一下,将藩王的权力,不给那么大。

让藩王的势力,和地方官员的势力,相当。甚至隐约,被地方势力压一头。

这样一来的话,他想要造反,地方势力就会很容易发现。

而地方势力一旦大了,那藩王也会压制。所以我的意思是,将兵权还是交到地方官的手上。

而藩王也拥有着一定的权利可以,监察地方的军队,对地方的军队没有调动权,没有管理权,但是有监督权。”

朱元璋又说:

“那行政和司法呢?”

朱允熥说:“行政和司法权,还是以地方的官员负责,同样藩王对这些权利,也只有监察权,没有实施和参与的权利。”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之后,对朱允熥说:

“我明白了,在地方上,政治还是以布政使为主,也是以布政使最大。军事以都指挥是最大,一切权利都在都指挥使手上,司法就以提刑按察使为主。

这三样最重要的权利,全部都分配在这三人手上,他们本身就是互相牵制,互相制衡。而在他们之上,又有一个藩王对他们进行监察。

而藩王,却对军队没有任何调动和管理权,对司法没有任何参与和管理权,对政治同样也没有任何参与管理权。

但是藩王却可以监督他们,有任何的问题,然后上报朝廷,对他们形成了一个制约。

朱允熥点头说:

“不错,如此,明面上藩王地位还是更高,可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利,只能起到监视地方的作用,成为了朝廷安插在地方的眼线。

一旦地方真正出现任何问题,就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朝廷,毕竟这些藩王只有监督权,没有实际权利,他们的一切就要依附于朝廷,自然也害怕朝廷出现问题。

而地方有人出现问题想要造反,那么就会威胁到这些藩王的地位,毕竟这些地方官一旦造反成功,他们这些王爷以后就不是王爷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皇太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皇太孙第410章 宗族问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皇太孙第410章 宗族问题并对大明皇太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