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雨下的天昏地暗,一直到隔天下午再逐渐变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青山按时送凉皮去酒楼,青松等人都歇了一天。
蒋月站在窗边,无比庆幸当初建房子时,她坚持用河边捡的鹅卵石铺了一条路出来。
要不然啊,等会雨停了,出去都没法子下脚。
饶是如此,小白的爪爪,在屋里还是留下了“梅花”印记。
青瑶知道娘亲爱干净,于是斥住小白乱跑的动作,命令它坐下,她先是用抹布给小白擦了擦脚,又是找来破抹布做的什么“拖把”,将地面拖了一遍........
“汪汪汪~”
小白坐在地上也不清闲,一直摇动自己的小尾巴,欢快极了。
“好了好了,别叫了,二哥在补觉,不能吵醒二哥哦。”
青瑶食指放在唇上,示意小白静音。
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小白果真没继续叫了,转而趴在地上,眼睛随着小主子的动作而滴溜溜地转.......
村里大部分人听了村长的话,都提前抢收过自家的麦子了。
而那些没有听劝的人,此时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麦子,家里小半年的口粮啊!
睡什么睡!
家里不分男女老幼,都起来割麦子去!
再不抢收,下半年吃啥?!
村长毕竟是村长,虽然恼火这些没听劝的人,但在人命前,他还是不忍心。
这不,一大早,冒着大雨,他穿了斗笠跟蓑衣,又杵着拐杖,在小孙子的搀扶下,挨家挨户地嘘寒问暖。
一方面是统计下雨后有没有人家的屋顶漏水需要维修,一方面是催促那些没收麦子的人家赶紧去地里抢收,人手不足,就花钱雇人,村里这时候空闲的劳力多的是!
万幸的是,大部分人都听劝的同时,将家里的屋顶也抢修了一下。
要不然啊,昨夜那场雨,屋顶漏了,一夜都别想睡!
无形中,村长的威望在村民的心里又深了几分。
老百姓啊,大多数没啥心眼,就是图吃的饱,睡的暖。
在吴家村,有这么一位负责的村长,他们住的安心啊!
蒋氏家新盖的房子,吴家村哪家倒,也不会是她家倒!
故而村长就绕道了,去了永福家看看,顺便唠唠嗑。
吴老爷子一家子这段时间都在抢收麦子,大人小孩,都累的不轻。
村长来了后,陆陆续续地开始起床,担心落个笑话。
“永福啊,还是你这小日子舒坦,我就惨了,一把老骨头,一早就起来在村里溜达。”
村长羡慕了,语气里酸溜溜的。
若是二十年前他知道当村长这么累,他跑路也不会待村里接下村长的担子!
“你说你啊,一把老骨头了,还溜达啥。”
吴老爷子斜了一眼对方,倒了杯茶,递了过去。
再对有银招手道:
“有银啊,饿不饿?”
“福爷爷,我不饿哦。”
有银乖巧地过去,任由对方抚摸自己的脑袋瓜子。
“不饿那就吃点糕点,小孩子家家的,就要多吃点才能长高。”
吴老爷子慈爱道,接着朝屋里喊了一声:
“老婆子,把绿豆糕端盘出来。”
“哎,晓得了。”
老周氏本就在屋里装炒好的南瓜子来着,听到老头子这么说,又装了一碟绿豆糕。
这是老三媳妇上回过节时买的,说是这个月底前得吃掉,不然放坏了就可惜了。
饶是如此,她跟老头子也不舍得吃,也就孩子们在家,她装点出来给孩子们解解馋。
要不是外头来的是村长跟他家孙子,换别人,她才不拿呢!
“你这客气了吧,我们是来串门的,被你这么一招待,我都不好意思了。”
村长客套了一嘴,说是不好意思,但是唇角上的胡子都翘起来了。
“谢谢福爷爷~”
有银自小在爷爷身边耳濡目染,人情世故无一不通。
见爷爷没有给他使眼色,当即谢过福爷爷的款待。
老周氏端着点心跟瓜子出来,又给茶壶里续了水,招待村长祖孙二人晚饭就在她家吃了,她掌厨........
村长推辞不过,就顺驴爬坡,应了下来。
他把话题饶了几道,最终引到了药植的事上来了。
吴老爷子就知道这老家伙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一番打趣后,他将他们家种植药植时的要点,从刨坑,到施肥,再到追肥等事宜说了出来。
村长听了宛如吃了定心丸,这样看来,很快村里人就可以复制蒋氏的成功!
至于种子,永福也说了,他老三媳妇包了,他再追加个条件,以防万一后头村民们种出了药材“趁火打劫”,“翻脸不认人”。
“谁家领了多少种子,要立个字据,保证这种出的药材收成后卖给我家老三媳妇,要不然,按照种子的价格,赔十倍钱!”
吴老爷子是厚道没假,但不代表他就没血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谁敢反悔,谁敢欺负老三家的孤儿寡母,他就是撕破脸,也要跟这人斗到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