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九叔是不是想要腾娃进你们公司啊?”奶奶小声的问,好像要避开爷爷一样,看到爷爷正在专心致志的编织箩筐,才小声的问赵犇。
“可能吧!”
赵犇笑了笑,这事情九叔说过两次,也不仅仅是九叔,村里面有眼力劲的不少,除了跟着种菜之外,对于自己家的青年,都想要塞进平安农场。
什么公司,集团的,他们不太懂。
但是他们懂,这是高大上的东西,是城里面人玩的,他们自己没文化,当了泥腿子,但是总归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坐一坐办公室,享受一下小白领的生活的。
以前或许他们或许还不会太注重。
但是自从平安农场名声越来越大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企业的重要性,作为平安寨的村民,本身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自家的年轻人,塞几个进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不是很难。
可集团用人,也有集团的制度的,有人被抗拒过。
然后就有人找到了村委会。
村委会表示不管。
也不敢管。
平安寨和平安农场,那是村企分离的管理制度,互相之间是不会掺合的,没有赵犇点头,村委会的村官,可没有对平安农场指指点点的权力。
特别是董事会一旦建立起来之后,平安农场的管理会更加的严格。
但是这并不能让很多人死心,一计不成,还有一计,既然村委会行不通,就找赵犇,不会直接找赵犇,他们会迂回,找赵犇的亲人。
二叔三叔不敢掺合,二婶也不敢,唯有爷爷奶奶能说话,但是爷爷和奶奶不一样,奶奶对于家里面的人,能帮衬就帮衬,爷爷倒是有些老古板,觉得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情让赵犇难做,所以这方面都直接拒绝的,要是亲戚朋友之间话赶话的说着急了,赵老蔫的脾气那是能翻脸的,奶奶不会,对外总是和和气气的,这老两口也挺好玩的,对内对外都是不同的态度,可相反,都能相辅相成,这过了一辈子了,脾气是改不了的。
所以大多数人,都找上的奶奶帮忙的。
“那你怎么想?”
奶奶有些紧张了,赵老九的媳妇来找她说情,她糊里糊涂的也就应了,这说出去的话,又收不回来,还不能让老头子知道,只能试探孙子的反应了。
赵犇耸耸肩,对于这种事情,他根本不在意:“赵腾也是大专毕业的,算是有学历的,至于有没有能力,就看以后了,他想要来,肯定能进的!”
他不是圣人,该徇私的还是会,只是有底线,不会过分。
而且土生土长农村人来说。
还有一个特性。
那就是对于宗族文化深入骨髓。
一个好汉三个帮。
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的族人,毕竟宗族文化几千年了,血脉纽带之下,天生就会少了很多抗拒性。
“不管怎么说,都是你九叔的孩子,你还是要多关照一下!”奶奶轻声的说道。
“知道了!”
赵犇点头,对于奶奶的任何请求,他都不会拒绝,做不做不说,但是绝不会让奶奶失望,这是他的原则。
人情世故。
这就是农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很喜欢。
也不愿意改变。
企业的制度是冰冷冷的,但是人情世故是不可丢的,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可以都有的。
喜欢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