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我也买田

作品:人在大明,无人敢惹!|作者:干了这瓶老干妈|分类:历史|更新:2023-08-02 22:25:55|字数:8578字

朱雄英立马可以确定,朱橚让他查的案子就是眼前这件,张家孙家都有大问题。

如果不及时控制,说不定又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

朱雄英马不停蹄找到朱橚,立马将他调查到的情况讲给朱橚听。

“五叔,五叔,赶紧把张家孙家的人全部抓起来吧,他们设计陷阱坑害百姓,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朱雄英恨不得立马带领大军,将张家孙家全部缉拿归案。他想不出什么人怎么那么坏,百姓都那么可怜了,还想方设法坑害他们。

朱橚并不认同朱雄英的想法。“你凭什么抓人?”

朱雄英瞪眼,“他们都坑害百姓了,我还不能抓他们?”

朱橚呵呵冷笑。“你凭什么说他们坑害百姓?张家买地,一没强买强卖,二没巧取豪夺。人家真金白银买来的,还送赈灾物资,不论到哪儿论,人家都会落个仁善的名声。你又有什么理由抓他们?”

“同理,人家孙家正常扩张生意,正常吸纳投资款,只要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挪用百姓们的银子,哪怕他们把钱赔干净,也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朱雄英瞪眼,满脸不敢置信。“难道我还不能收拾他们了?坏人就在眼前,你难道让我眼睁睁看着他们坑害百姓而无动于衷?”

朱橚呵呵冷笑。“你以为你皇爷爷没事儿整个锦衣卫干毛线?还不是被逼急了?”

“这世间不是所有的事儿都有公道的,人家既然敢做这件事儿,必定有了全身而退的把握。”

朱雄英有些颓然,这一刻他有些理解朱元璋为什么有些残暴了。

眼睁睁看着该杀之人逃脱律法的制裁,真的很无力。

朱元璋是个暴脾气,这种窝囊气肯定不能忍。

既然正的惩罚不了你就来邪的,严刑逼供,栽赃陷害也在所不惜?

朱雄英眼中失去了光芒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无意识的喃喃自语,极度痛苦。“难道真的没办法了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么多百姓被坑害而无动于衷?”

朱橚很奇怪。“为什么无动于衷?没证据接着查呗。”

“反正张家的地在那儿放着跑不了,啥时候查出来证据,咱们一纸令下就能把地重新还给百姓。”

“而且,你是不是太急了一点儿,只查个开头你就急着抓人是不是太武断了?友情提示一下,这里面有的事儿跟你想的不一样。”

“想要得到结果,只有继续深挖。事情没有彻底查清楚之前永远不要怀疑眼睛看到的,说不定那就是敌人给你设下的陷阱。”

朱橚一句话,又让朱雄英重新燃起斗志,他也想清楚了,他背后有靠山他怕啥?

别说事情刚开始就被他们发现端倪,大量的证据等着他调查,就算事情暴雷了,幕后黑手消灭了证据,朱橚朱元璋他们也有能力力挽狂澜。

退一万步讲,就算用尽所有手段,找不到定罪的证据,大不了让锦衣卫上呗。

诏狱如同地狱,他朱雄英虽小,也愿为百姓手染鲜血。

“府尹张治安,浙江人士,当年李善长执掌朝政的时候,走李善长的门路出仕当官,后又投到胡惟庸的手下……”

朱雄英翻开商会里面已经存在的情报,深入调查张佳孙家之前,他得先了解一下张家孙家的背景。

说起这张治安,在本地也算一个有名的清官,在山东当知府这几年,给众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清贫两个字。

张治安是外调到此的,自从继任知府以来,他都拿出一半的俸禄资助贫苦的读书人,

食不过一菜一粥,穿不过粗布麻衣。他平生最讨厌坐轿子,认为雇佣轿夫有把人当做人畜之嫌,

他不论去哪儿都是一双草鞋,一副拐杖,最大的爱好就是找条小溪钓鱼……

朱雄英盖上手中的情报,不由对眼前的这份情报产生怀疑。

张知府真是这么一个清廉的好官?那她为什么纵使家人大量购买土地,还有那么多银子?

情报里写了,他是寒门出身,家产可没有多少银子。可大量收购土地成本可不少,张家购买土地的银子从哪里来?

朱雄英觉得张家问题很大,又翻开连夜从锦衣卫调来的张治安档案开始翻看。

不过可惜的是,朱雄英没有暴露他的身份,只借用朱橚一个锦衣卫手下的关系。

调来的这份儿锦衣卫密档只是一些最基础的官员履历档案,其他的秘密没有。

可就算是最基础的官员履历档案,还是给朱雄英很大收获,张治安整个执政生涯堪称一部励志贪污史,不是在贪污,就是在贪污的路上。

洪武三年,张治安因贪污三两银子被呵斥,

洪武四年,受贿10两银子被打板子,

洪武六年,挪用公款20两,身带枷锁处理升堂问案子,整整半年。

洪武七年被弹劾贪污40两,差点被砍……

多次贪污,实在过分,经李善长批准,罢免回家,三年之前,又因朝廷官员缺口太大,经胡惟庸举荐,重新入朝为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在大明,无人敢惹!》,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明,无人敢惹!第446章 我也买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明,无人敢惹!第446章 我也买田并对人在大明,无人敢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