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小心点

作品:人在大明,无人敢惹!|作者:干了这瓶老干妈|分类:历史|更新:2023-08-02 22:21:39|字数:4676字

“而且。”朱元璋坑起朱橚来,那叫一个灵感迸发。

“自古贩盐都是朝廷的生意,老五他那个盐厂产盐,他的商会卖盐,自产自销,有违背朝廷律例的嫌疑。

咱只需撺掇几个言官弹劾老五几次,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盐厂罚没。到时候不仅可以把盐厂收归国有。说不定还能抽老五一顿。”

朱元璋越说越兴奋,激动的满脸通红,不住的在大殿里踱步,脑海中不住的考虑,他揍朱橚,是揍个半死呢,还是揍个八成死。

揍老五是他最大的爱好,能揍上一顿,他比过年都要高兴。

朱标脸都绿了,疯狂翻白眼儿。

硬抢也没这个抢法啊。

贩盐是朝廷的生意不假,不是说从生产到贩卖全都由朝廷操持。

一般来说,煮盐的盐户,累死累活,用柴薪熬煮出食盐之后,以低价卖给朝廷。朝廷在以盐引的方式将盐加价批发到商人手里,赚取高额的税收。

所以说,盐厂制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朱橚的商会卖盐也是没有问题的,他们所欠缺的不过是朝廷收取高额税收的那道盐引。

朱橚身为大明五皇子,又亲手改良过商税,再加上朱元璋这个整天琢磨抢儿子的饿狼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会让人抓住盐引这么大的把柄?

朱元璋这是收过盐引的一道税之后,还要再抢第二次。在朱元璋看来,能给娃子留两个铜板买糖葫芦就是莫大的荣耀。

要不是朱橚有点本事,早就被朱元璋裤衩子都给扒净了。

朱元璋坑起儿子来,只有更狠,没有最狠!

朱标送给朱元璋几个鄙视的眼神,长叹道。“父皇,不合适,老五盐厂的收益大部分用来雇佣广西的普通百姓,分化广西土司的权力。如此一来,才能施展改土归流之策。”

“前两天,您刚刚在朝会上狠狠的夸过老五,羞的朝廷上下,回家就把自家娃子吊在门口抽了三天。”

“现在您扭头又说老五触犯了朝廷律例,要罚他。朝令夕改都没您这么快的。您不怕脸疼吗?”

朱元璋一脸懊恼,狠狠朝自己的嘴唇上扇了两巴掌,“让你嘴贱,让你嘴贱,夸娃子的时候怎么不搂着点儿,把娃子捧的那么高,现在抢都没法抢。”

不过朱元璋到底是坑娃子小能手,转眼间就想到抢朱橚的第二个手段。

“最近几天,有奏本弹劾老五的商会哄抬物价。在广西那儿收购的香料,调料,药材,特产这些,转头老五就翻了两三倍卖到全国各地。”

“甚至他还借用在北元的关系,往北元走私,一些树根树皮树果子树叶被他卖上20倍的价格。简直就是骇人听闻。”

朱元璋越说越兴奋,这又是一件足以抽朱橚的大罪。

哄抬物价自古就是奸商所为,对这些贪婪无度的奸商,哪个朝代都是抄家杀头的做法。

好家伙。

朱标直呼好家伙。

卸磨杀驴的朱标见过,可像朱元璋这样,驴正拉磨呢,主人就迫不及待的亮出钢刀的,朱标还是第一次见。

收税的时候,朱元璋亲自带户部全体官员上门查账。所有官员一笔笔的核算,哪怕一文钱,也锱铢必较。

分红的时候。更是不要批脸,自己的份子分走不说。还得从他们这些当儿子的手里讹走一批“孝顺钱。”

就连马皇后的份子,都被朱元璋不要脸的“骗”走。为了“暂存”马皇后的分红,朱元璋又是洗脚又是捏肩,还在宫里交了几个月的“公粮”。

银子一到手。他就大张旗鼓的拉上所有银子,骑着高头大马在金陵城招摇过市。

顺带着,他还不忘嘲讽一下户部的官员,刺激一下出生入死的兄弟,更是把朱橚夸到了天上。见谁都说,朱橚孝顺,每年都给他送那么多的银子,他花都花不完。

现在呢?

刚收过银子就准备抄老五家了?

明年的商税不收了?明年的分红不要了?就算卸磨杀驴,也得等驴拉完磨才行。

磨还没拉完呢,你就杀驴,留下的烂摊子你去拉啊!

若是鄙视的目光能化作飞刀。此刻的朱元璋早已千疮百孔。

“父皇。”朱标赶紧给朱元璋泼上几盆凉水,让他冷静冷静。

“你别盯着那仨瓜俩枣,眼光要放长远点儿。老五之所以设置那么高的利润,实在是他还有许多隐形花销。”

“为啥十万大山的山民只认老五的商会,不认其他各地的商人?完全是老五商会的隐形福利太高。”

“老五给他们送去新的耕种技术,教他们先进的畜牧方法,给他们的孩子找老师,建学堂。替山民们开山修路……”

“朝廷那几本奏章,一看就是那些眼馋老五生意的人撺掇言官给老五上眼药的。你堂堂九五至尊,可不能这么眼皮子浅。跟整个广西的长治久安来说,区区一点银子,根本不叫个事儿。”

朱元璋气的要炸。

(|||?益?)—?

你他么说老子眼皮子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在大明,无人敢惹!》,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大明,无人敢惹!第227章 小心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大明,无人敢惹!第227章 小心点并对人在大明,无人敢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