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
区划
塞尔维亚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塞尔维亚由中塞尔维亚、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共29个州及直辖市贝尔格莱德所组成,其中中塞尔维亚可依地区分为舒马迪亚和西塞尔维亚、东南塞尔维亚两区,州及直辖市下可再分为150个县及24个市。虽然塞尔维亚声称科索沃共和国为该国境内之领土,但科索沃自1999年以来就已经脱离了塞尔维亚的实际管辖,并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共和国分为29州和一个直辖市,其中科索沃5州(已独立),伏伊伏丁那7州(自治),中塞尔维亚17州,首都贝尔格莱德为唯一的直辖市。州下再分区,全国有108区,其中科索沃有30区,伏伊伏丁那有54区。
塞尔维亚宪法承认两个自治省:北部伏伊伏丁那,南部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其中科索沃仅在法律上为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部分,因为科索沃战争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进入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后已实际上由联合国管辖并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而塞尔维亚共和国其余地区通称“中塞尔维亚”,则从未有过区域权力机构和行政建制。
在塞尔维亚,除去科索沃外,共有145个自治市(英语:Municipalities and cities of Serbia)(op?tine)和29座城市(gradovi),它们构成了地方自治政府的基本单位。除了自治市和城市,还有24个地区(英语:Districts of Serbia)(okruzi)。除了拥有民选地方政府的贝尔格莱德外,其它24个地区是国家权力的区域中心,但没有地区的权力;只呈现纯粹的行政区划。
首都
贝尔格莱德(英语:Belgrade;塞尔维亚语:Београд)地处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坐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北接多瑙河中游平原即伏伊伏丁那平原,南接老山山脉的延伸舒马迪亚丘陵,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巴尔干之钥。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164万(2011年),居民以塞尔维亚人居多,余为克罗地亚人和黑山人。美丽的萨瓦河从市区穿过,将贝尔格莱德一分为二,一边是古香古色的老城区,一边是现代化建筑群集中的新城区。地势南高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至-25℃,夏季最高气温40℃,平均年降水量688毫米且年际变化大。
国家象征
国旗
塞尔维亚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旗面自上而下,依次由红蓝白三道平行相等的条纹组成。红蓝白三色是斯拉夫传统色,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国旗中间偏左方有国徽。2010年11月11日对旗帜上的国徽图案作出修改。
国徽
塞尔维亚国徽启用于2004年。分为大小两种。大国徽原来是塞尔维亚王国国徽,亦为奥布廉诺维奇王朝王徽,为小国徽覆以斗蓬和王冠。小国徽为红色盾面上方有一顶金色王冠,是过去塞尔维亚王国的象征。盾面内有自拜占庭帝国时期即流传下来的南欧斯拉夫民族象征——双头鹰。鹰的胸部有一个被白色十字居中分割成四个区域的红色小盾徽,每一区域里又各有一个类似西里尔字母中的C的火器,代表S的发音,象征“唯有团结拯救塞尔维亚人”的国家格言。
国歌
正义的上帝(Bo?e pravde)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国歌,创作于1872年,Davorin Jenko作曲,Jovan ?or?evi?作词,亦曾经是塞族共和国的国歌。由于当时塞尔维亚是一个君主制国家,歌词是用以颂扬君王的。
人口民族
人口
自1990年代初以来,塞尔维亚一直在经历一场人口危机,死亡率不断超过其出生率。据估计,1990年代有300,000人离开塞尔维亚,其中20%接受过高等教育。此后,塞尔维亚人口的平均年龄位居世界前列,为42.9岁,同时其人口正在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之一萎缩。五分之一的家庭只有一个人,只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有四人以上。塞尔维亚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6.1岁。
民族
塞尔维亚族人口有近六百万,是塞尔维亚最大的族群,占总人口的83%。匈牙利族人口为25万人,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伏伊伏丁那北部,占全国人口的3.5%。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罗姆人为147,604人,但非官方估计他们的实际人数在400,000至500,000之间。有14.5万波斯尼亚人集中在西南部。其他少数民族包括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阿尔巴尼亚人、黑山人、弗拉赫人、罗马尼亚人、马其顿人和保加利亚人。中国人估计有15,000人,是唯一的非欧洲移民少数群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