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收入主要靠外援、邮票和椰干出口、收取外国在图海域的捕鱼费和在瑙鲁磷矿工作的侨民汇款。图瓦卢青年多赴瑙鲁磷公司或海外轮船工作,赚回工资收入,故侨汇为重要外汇收入。另出售邮票亦为图瓦卢财政来源之一。
图瓦卢长年依赖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欧洲发展基金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财政援助。自1987年起,英国对图财政预算援款每年减少10万澳元。为解决由此带来的困难,图政府制订了一项发展基础设施计划,并于同年6月设立图瓦卢信托基金,委请英、纽、澳财政顾问公司负责管理及投资,将存款利息或投资利润作为发展图瓦卢经济。澳、新、英、日本和韩国为主要捐助国,2000年基金达6010万澳元。1990年利息达100万澳元,用于政府支出,占年预算的25%。现还发动其他国家参加捐款。1986年,图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使图可从世界银行得到特许贷款。根据关贸总协定,图出口商品可获特别关税待遇。
图瓦卢的经济本来靠出口鸟粪造成的氮肥来支持,但由于海平面不断上升,使国家的平地日渐缩少。在2000年,由于互联网普及化,图瓦卢以3000万美元高价出租其国家的互联网域名".tv"来维持国家经济。
尽管经济规模小,但财政管理颇为谨慎,经常保持盈余,并无累积庞大外债。
图瓦卢国民银行,1980年成立。
图瓦卢椰商合作有限公司,1979年成立,当时称图瓦卢椰干合作社协会有限公司,1985年改名。
图瓦卢合作社协会有限公司,1979年成立;由8个岛屿合作社协会合并而成。
1993年旅游收入为30万美元。1994年游客为1224人。
1993年服务业生产总值增长率9.4%,农业生产总值增长8.7%。
1999年政府财政预算支出为1390万澳元。2006年政府财政预算收入为2003万美元,预算支出为2094万美元。
1998年国内商品出口总额6.7万澳元,进口总额1140万澳元。2006年国内商品出口总额为20.9万美元,进口总额1539.5万美元。主要进口食品、燃料、制成品、机械和交通工具。主要贸易对象为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裴济。
交通
概况
图瓦卢没有铁路,有4.9千米沙面公路,但以水运为主。首都富纳富提有深水港。图瓦卢有通往斐济等的不定期班轮。斐济航空公司每周有3次自苏瓦飞富纳富提的航班。
运输途径
当地车辆靠左行驶。内陆交通以机车及汽车为主,2009年至今,来首都已有小型民营巴士服务。
图瓦卢地理位置偏远,土地狭小,且无良好深水港,故海空运交通均极为不便。 富纳富提国际机场仅能容70人座之小型飞机起降,2000年至今,斐济苏瓦、楠迪与图瓦卢之间仅有斐济航空以ATR72-600型68人座的小飞机飞航,每周3班。
澳洲政府所资助图瓦卢在首都兴建之深水码头,可供中小型散装货轮装卸20公尺货柜。斐济首都苏瓦与富那富提间有货轮通航,每月约1班次,澳纽亦有货轮Southern Moana往来图瓦卢,每1个月1班次。 至于图瓦卢各岛间之人员货物流通,则全赖国营600吨之货轮「尼旺加二号」(Nivaga II)及马努佛劳(Manufolau)运送,且除首都有可供靠泊之码头外,该轮仅能停泊于其他各岛之沿岸,再以小船接驳上岸。
岛上有7家计程车提供服务,一间租借脚踏车,租金为每天澳币5元。摩托车租借共有10家经营每天租金10-15元不等。公车为政府经营,全岛两部公车自早上7时到晚上7时全岛南北来回载客,采随招随停制,大人50分澳币,小孩20分澳币。
社会
教育
图瓦卢普及小学教育。全国有11所小学,72名教师,在校生1485人;1所中学,教师31人,在校生345人;还有1所海员训练学校,52名学生。
新闻出版
图瓦卢(广播)电台为官方电台,1975年成立,用图瓦卢语和英语播音。 《图瓦之声》:双周刊,有英文版和图瓦卢文版;共发行400份。 《蒂·拉玛》:月刊:宗教刊物。发行量1000份。
从1993年迄今为止的19年间,图瓦卢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5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
国土沉没
由于全球气候变暧,导致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 引起了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使海拔极低的岛国图瓦卢日渐沉没。2003年11月太平洋上的岛国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该国居民将逐步撤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