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河内(Ha Noi),面积3340平方公里,人口805万人(2019年)。夏季平均气温28.9℃,冬季平均气温18.9℃
河内为越南首都、历史名城,中央直辖市,面积921平方千米,人口267万?,位于红河三角洲西北部,越南政治、文化中心,水、陆、空交通便利。城市地处亚热带,临近海洋,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丰富,花木繁茂,百花盛开,素有“百花春城”之称。河内的名胜古迹较多,如位于市中心的还剑湖,胡志明zhuxi曾在此宣读《独立宣言》的巴亭广场,见证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文庙等。
胡志明旧称柴棍、西贡,5个中央直辖市之一、越南的经济中心、全国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枢纽,面积2095平方千米,人口620万。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东北侧、南临南中国海。东南距海口80公里。西贡港,年吞吐量可达450-550万吨。铁路可通往河内及其他大、中城市,公路可通往全国各地,经公路或水路可通往柬埔寨和老挝。
海防为越南北部最大港口城市,直辖市,河内的输出港。位于红河三角洲东北端,京泰河下游,东临北部湾。市区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原为小渔村。1874年建为海港,海防由此得名。法占期间是商港和从中国昆明至河内的铁路运输终点站,后成为工业中心。城市沿京泰河右岸向两头伸展。形势险要,为越南军事要地和海上门户。
岘港于1997年单列为中央直辖市,面积1256平方千米,人口84万,位于越南中部,濒临南海,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海港。港阔水深,形势险要。
芹苴于2003年单列为中央直辖市,在后江省南面,是湄公河三角洲上最大的城市,下辖4郡4县,面积1390平方千米,人口195万。离胡志明市约160公里。是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农产品集散地和轻工业基地。
下龙广宁省省会,濒临北部湾,人口25万,是全国最大的煤矿基地,原煤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三,着名的风景区下龙湾就在附近,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顺化为承天-顺化省省会,人口36万,越南古都,市郊有王陵等名胜古迹,以象牙手工业着名于世。
国家象征
国名
越南在历史上的称呼几经变更,最早被称为“交趾”。据说,远古越南人的两个脚趾相交,因此被中国人称为“交趾”,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即在今越南北部设立交趾郡。
唐朝时,设立安南都护府,因此越南又被称为“安南”。968年丁朝独立,建国号“大瞿越”,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国号。1054年,李朝圣宗又改国号为“大越”。“大越”是越南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国号,其间虽有15世纪时胡朝改国号为“大虞”的短暂变更,但李朝、陈朝、后黎朝诸朝均以“大越”为号。不过宋朝以来中国历代仍然以“安南国”称之(北宋时则多称为“交趾”)。1802年,阮福映统一大越,建立阮朝,欲改“大越”国号为“南越”,并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朝批准。清朝嘉庆帝认为历史上的“南越”涵括了广东、广西,字面含义与阮氏政权统治交州故地的现实不符而予以否决,并将“南越”颠倒为“越南”。
1804年,清朝遣使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从此越南成为这个国家的新国号。1839年,阮朝明命帝改国号为“大南帝国”,此后同时采用“大南”和“大越南”的双轨国号。??1945年,阮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国”,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越南南北统一,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国旗
越南宪法规定:“越南国旗为长方形,红底中间有五角金星。”国旗自1955年11月30日开始采用。即通常说的金星红旗。长宽比例为3:2。
国旗旗地为红色,旗中心为一枚五角金星。红色象征革命和胜利,五角金星象征越南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五星的五个角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和青年。
黄色的五角星位于背景颜色的中心,单个星点直接朝上。红色是代表该国为争取独立和统一而进行的长期斗争中牺牲的血液。黄星代表了美国越战结束后实现的团结。星星的每一点都认可社会的五个不同部分的统一性,其中包括定义统一越南社会主义政治议程实现的农民,士兵,工人,青年和知识分子。第一点代表知识分子。第二点代表农民。另一点是要代表工人。第四点代表商人,而军事人员是这面国旗上象征的最后一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只有两种颜色。国旗带有红色区域,旨在象征越南人民的民族起义。中心设有一颗五角金星,象征着该国的主要社会阶层。正是这些颜色赋予了旗帜的昵称,在英文中将其翻译为“带有金色星星的红色旗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