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波兰还有Lechia一称,此称呼较为古老,至今立陶宛语、匈牙利语、波斯语等语言中对波兰的叫法仍基于此。这一称呼可能源于传说中莱基特人的统治者莱赫,也可能来自古代在今天小波兰东南部地区居住的伦迪亚人(英语:Lendians)。而部落的名称又源于古代波兰语(英语:Old Polish)单词l?da(意为“平原”)。在Lechia和Polonia这两个名称出现的早期,中世纪的编年史家提到波兰时,两个名称常常互换使用。
国旗
波兰国旗(下文国旗皆指波兰国旗,除非特别指明)由上白下红两条同宽的水平色条构成。波兰宪法将这红白两色规定为国家代表色。在白条中央嵌了国徽的国旗变体在法律上保留给官方于国外或海上使用。波兰人使用与变体旗类似、带燕尾旗的衍生版被作为海军旗。
波兰官方在1831年采用白色和红色为国家代表色。这两种颜色有着纹章学的血统并延伸自波兰立陶宛联邦两个政体国徽上的颜色(即波兰红底白鹰和立陶宛红底白马白骑士(立陶宛语:Vytis、波兰语:Pogoń)上的红和白)。在1831年之前,波兰士兵配戴各种颜色的帽徽。国旗在1919年被正式采用。自2004年起,每年5月2日定为波兰的国旗日。
国旗每天都要悬挂于议会和总统府之类的最高国家机构。很多波兰人和其他机构会在国定假日与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悬挂国旗。现行波兰法律规定只要不对国旗不敬,国旗的使用不会受到限制。
由于红白双色横条身为相当普遍的一种设计,许多旗帜与之类似但与它毫无关系,最着名的是捷克的波希米亚旗;有两种国旗--印度尼西亚国旗和摩纳哥国旗都将红条放在白条上面。在波兰,很多旗帜是根据国旗设计的,用色也以国家代表色为主。
国徽
波兰国徽是一枚红色盾徽,上面绘有一只展翅翱翔的银鹰。国徽的颜色历史久远,可上溯到公元6世纪。当时波兰的一位部落酋长在西部的格涅兹诺山岩中发现一个鹰巢,被惊吓的银鹰迎着夕阳腾空飞翔而去。那舒展潇洒而又刚柔并济的雄姿使酋长大为赞赏,于是决定以迎着太阳展翅高飞的银鹰作为家族的族徽,并在格涅兹诺建起一座城堡。后来这座城堡逐渐发展,成为波兰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以及波兰历史上最早的首都。13世纪时,雄鹰徽记开始出现在波兰国王的玺章上。1947年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新政府决定沿用12世纪以来就使用的银鹰徽标作为国徽,但去掉了鹰头上的王冠图案。1989年12月,波兰共和国宣布恢复国徽雄鹰头上的王冠,以此来弘扬波兰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国歌
《波兰没有灭亡》
18世纪,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三次瓜分,整个国家沦亡达123年之久。波兰人民决不甘当亡国奴,波兰着名爱国将领董布罗夫斯基在意大利组织志愿兵团,其中的一位指挥员维比茨基写下了着名诗篇《波兰没有灭亡》,用肖邦的《马祖尔卡》舞曲为主旋律,作为波兰军团的战歌。1926年正式定为波兰国歌。
国花
色堇(学名:Viola tricolor L.)是堇菜科堇菜属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叶片卵形、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圆或钝,边缘具稀疏的圆齿或钝锯齿。
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也常栽培于公园中,是冰岛、波兰的国花。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故名三色堇。该物种较耐寒,喜凉爽,开花受光照影响较大。
三色菫以露天栽种为宜,无论花坛、庭园、盆栽皆适合,但不适合室内种植。
中药材三色堇还可杀菌,治疗皮肤上青春痘、粉刺、过敏问题,三色堇药浴也有很好的丰胸作用。
国鸟
白尾海雕(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是鸟纲、鹰科、海雕属的大型猛禽,体长84-91厘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
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白天活动,雄鸟和雌鸟的叫声明显不同。常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也有3-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用爪伸入水中抓边。此外也吃野鸭、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兔、狍子等,有时还吃动物尸体。繁殖期为4-6月,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