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阿特罗巴特斯自己为王建立了阿特罗帕特尼王国(在今天伊朗阿塞拜疆区域),“阿特罗巴特斯”这个名称在希腊语中是“被(圣)火保护的”或者“(圣)火的土地”。跨越数千年,这个名称经过了从āturpātākān?到?ādharbādhagān、ādharbāyagān以及āzarbāydjān?再到现在的?Azerbaijan的演化。可根据现代波斯语翻译为“贮藏库”、“贮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库”或者“火之国/火的土地””。
“阿塞拜疆”这个地名原指伊朗阿塞拜疆,而现在的“阿塞拜疆”国名是在1918年的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时期第一次使用,此后沿用至今。当时用此名称命名还得到伊朗政府的反对和抗议。
国旗
阿塞拜疆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由浅蓝,红,绿色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红色部分中间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白色八角星。1991年1月25日启用。蓝色是突厥人的传统颜色,红色象征短暂的生命、绿色象征伊斯兰教,星月表现了该国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其中的八角星是高加索地区特有的图案,象征八个不同的民族。
国徽
阿塞拜疆国徽由国旗的蓝、红、绿三色组成的同心圆构成,中央是一枚八角星,熊熊燃烧的火焰跃然其上,象征自由独立之火在阿塞拜疆大地上点燃。下方饰有金黄的麦穗和翠绿的棉花树叶,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
国歌
《阿塞拜疆共和国国歌》
歌词大意:
阿塞拜疆,阿塞拜疆!
啊大好河山,你的孩子是英雄汉!
我们的生命准备为你献上,
我们的鲜血准备为你流淌。
三色旗尊贵地飘扬!
三色旗尊贵地飘扬!
牺牲了人民千百万,
你成了战斗的疆场。
每个捐躯的战士都是英雄汉。
你正日益兴旺。
我的生命永远为你献上,
我对你的热爱一千零一次在心里深藏。
为保持你一切无恙,
为你的旗帜受人景仰,
所有年轻人都自愿承担。
大好河山!大好河山!
阿塞拜疆!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阿塞拜疆!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阿塞拜疆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截止到2014年1月1日,阿塞拜疆全国总人口947.7万人。城市人口约占53.2%。首都巴库市常住人口约300万。第二大城市占贾市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第三大城市苏姆盖特市,人口约30万人;其他城市常住人口均在10万以下。在阿塞拜疆华人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巴库地区。
截至2022年3月,阿塞拜疆人口1016.45万。
民族
阿塞拜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43个民族,其中阿塞拜疆族占90.6%,列兹根族占2.2%,俄罗斯族占1.8%,亚美尼亚族占1.5%,塔雷什族占1.0%。
政治体制:
政体
阿塞拜疆实行总统制,2000年是阿塞拜疆议会选举年,围绕议会选举的政治斗争明显加剧。以阿利耶夫总统为首的执政党--新阿塞拜疆党社会根基深厚,竞选策略得当,加之政绩突出,在2000年11月5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以明显优势获胜,再次成为在议会中议席超半数的政党。阿利耶夫总统还通过改组内阁、实行大赦、与反对党对话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其执政地位。反对派先后举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抗议示威活动,但因各派主张各异,影响力呈下降趋势。
2001年阿塞拜疆政局基本稳定。阿利耶夫总统不断采取措施,整顿秩序,推动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总统权力,社会支持率继续高居榜首。反对派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10月18日阿隆重庆祝国家独立十周年和11月21日执政的新阿塞拜疆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阿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新阿党二大上,阿利耶夫总统再次当选为该党zhuxi,其子小阿利耶夫被推举为该党第一副zhuxi。
2002年,阿塞拜疆政局稳定。政府继续致力于经济和行政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吸引外资,改善人民生活。阿利耶夫总统地位稳固,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其领导的“新阿塞拜疆党”的执政地位,分化削弱反对派,积极备战2003年10月总统选举。反对派内部矛盾重重,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2012年阿社会政治局势总体稳定。当局稳步推进政治经济改革,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立法,多次提高居民工资和退休金,加大对弱势群体扶持。大力推进学校、剧院、体育场、医院、机场、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就业水平。
宪法
阿塞拜疆现行宪法于1995年11月12日经全民公决通过。宪法规定建立民主、法治、文明的世俗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为guojiayuanshou、最高行政首脑和武装力量总司令,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002年8月24日,经全民公决对宪法部分条款做出修改,包括将总统当选的得票数由2/3改为过半数,一旦总统不能履行职责,并得到阿塞拜疆宪法法院确认,总统提前退位,新总统选举在3个月内完成。在选出新总统之前,由总理代行总统职务。议会选举由过去的多数制和比例制相结合改为单一的多数制,取消政党名单等。2009年3月18日,经全民公决对宪法部分条款进行补充和修改,取消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限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